- 〔~兰盆会〕每逢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佛教徒为超度祖先亡灵所举行的仪式。
- 一种盛液体的器皿:水~。痰~。漱口~儿。
英语 basin; cup
德语 Behälter, Container (S),Tasse (S)
法语 grande tasse,cuvette
详细字义
◎ 盂 yú
〈名〉
(1) (形声。从皿,于声。皿表示器皿。本义:盛饮食或其他液体的圆口器皿)
(2) 同本义 [a broad-mouthed receptacle for holding liquid]
盂,饮器也。——《说文》
置守宫盂下。——《汉书·东方朔传》
操一豚蹄,酒一盂。——《史记·滑稽列传》
(3) 又如:盂方水方(水因器成形。喻上行下效);钵盂(古代和尚用的饭碗);痰盂(盛痰用的器皿)
(4) 盛饭的器皿 [bowl]
上尝使诸数家射覆,置守宫盂下,射之,皆不能中。——《汉书》
盛食物或浆汤的容器。如:「水盂」、「钵盂」。《聊斋志异·卷一·劳山道士》:「遂各觅盎盂,竞饮先釂,惟恐樽尽。」
地名:➊ 春秋时卫地,约在今河北省濮阳县东南。➋ 春秋时宋地,约在今河南省睢县。➌ 春秋时晋地,约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东北。
【唐韻】羽俱切【集韻】【韻會】【正韻】雲俱切,?音于。【說文】飯器也。【揚子·方言】宋楚魏之閒,盌謂之盂。【史記·滑稽傳】酒一盂。【韓非子·外儲篇】君猶盂也,民猶水也。盂方水方,盂圜水圜。【文中子·禮樂篇】刻于盤盂。
又書名。【史記·武安君傳】田蚡學盤盂諸書。【註】黃帝使孔甲所作銘也。孟康曰:儒墨名法雜家書也。
又田獵?名。【左傳·文十年】宋公爲右盂,鄭伯爲左盂。
又草名。【爾雅·釋草疏】盂,草似茅者。一名狼尾。一作盂。
又山名。【山海經】盂山,其隂多鐵,其陽多銅。
又宋地名。【左傳·僖二十一年】諸侯會宋公于盂。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秦置盂縣,屬太原郡。
又姓。【左傳】衞有盂黶。
又與杅通。【後漢·崔駰傳】刻諸盤杅。【註】杅亦盂也。
飯器也。从皿亏聲。羽俱切
(盂)飮器也。飮大徐及篇、韵、急就篇注作飯。誤。小徐及後漢書注、御覽皆作飮。不誤。木部椲、木也。可屈爲杅者。杅卽盂之假借字。旣夕禮㒳敦㒳杅注。杅盛湯漿。公羊傳。古者杅不穿。何注。杅、飮水器。孫卿子曰。槃圓而水圓。杅方而水方。史記滑稽傳。操一豚蹏、酒一盂而祝。後漢書孝明紀。盂水脯糒而巳。方言。盂、宋楚魏之閒或謂之盌。又曰。盂謂之柯。又曰。盂謂之㯸。河濟之閒謂之䀂?。又曰。孟謂之銚銳。从皿。亏聲。羽俱切。五部。
国际音标 jy˧˥ 日语读音 HACHI韩语罗马 WU现代韩语 우
客家话 [海陆腔] ri2 [客英字典] ji2 [台湾四县腔] ji2 [东莞腔] ji3 [梅县腔] j2 [客语拼音字汇] yi1 [宝安腔] ji2 ji1粤语 jyu4
近代音 影母 魚模韻 平聲陽 魚小空;中古音 喻云母 虞韻 平聲 于小韻 羽俱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模部 ;王力系统:匣母 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