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móu]
部首 总笔画 12
笔顺 丨フ一丨一丶フ丶ノ一一丨
五笔86 JCRH
五笔86 JCTG
统一码 86D1
基本字义
  1. 同“?(蟊)”。食苗根的害蟲。《説文•蟲部》:“?,蟲食艸根者。吏抵冒取民財則生。蛑,古文蟊。”
  2. 螳螂。《爾雅•釋蟲》:“莫貈,蟷蜋、蛑。”
  3. 見“蝤蛑”。《南齊書•張融傳》:“蟕蠵瑁蛑,綺貝繡螺。”
英文翻译

英语 a marine crab

法语 crabe marin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móu

〈名〉

(1) 同“蟊”。食苗根的害虫 [an insect destructive of the roots of seedlings]

如:蝥贼(食禾苗根的害虫;比喻危害大众的小人)

(2) 喻作残酷剥削人民的官吏 [cruel official]

蛑贼远屏,奸轨埽迹。——《封丘令王元宾碑》

(3) “蝤蛑”(即梭子蟹)的单称 [portunid]

如:蛑螯(蟹钳)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吃禾苗的害蟲。唐·柳宗元〈遊南亭夜還敘志七十韻〉:「螟蛑願親燎,茶菫甘自薅。」今作「蟊」。

  2. 參見「蝤蛑 」條。

康熙字典
【申集中】【虫】蛑·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唐韻】莫浮切【韻會】迷浮切【正韻】莫侯切,?音侔。【唐韻】蝤蛑,似蟹而大。【續博物志】蝤蛑,大有力,能與虎鬭,螯能剪殺人。互見蝤字註。

又【爾雅·釋蟲】莫貈,蟷蜋,蛑。疏:莫貈,一名蟷蜋,一名蛑。 【集韻】作䗋。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蟲食艸根者。从蟲,象其形。吏抵冒取民財則生。蛑,古文蟊从虫从牟。蝥,蟊或从敄。莫浮切〖注〗徐鍇曰:“唯此一字象蟲形,不从矛,書者多誤。”〖注〗臣鉉等按:虫部已有,莫交切。作螌蝥蟲。此重出。

《說文解字注》

(?)蟲食艸?者。艸當作苗。小雅:去其螟螣,及其蟊賊。釋蟲:食苗?,蟊。毛傳:食?曰蟊。螟?已見虫部,?是介屬,螟??屬。从蟲,弔象形。謂上體象此蟲繚繞於苗榦之形,與䖵部蠿蟊字从䖵矛聲不同也。今人則盡叚蟊爲之矣。莫浮切。三部。吏抵冒取民財則生。抵當作牴,觸也。冒者,冡而前也。吏不卹其民,彊禦而取民財,則生此。抵冒亦見董仲舒傳,冒古音茂。以㬪韵爲訓。


(蝥)?或从敄。敄聲也。此則與虫部螌蝥同字。


(蛑)古文?,从虫从牟。牟聲。竹邑相張君碑,蛑賊不起。凡漢人言侵牟皆蛑之叚借。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mou˧˥

客家话 [海陆腔] meu2 [梅县腔] meu2 [台湾四县腔] meu2 [客英字典] meu2 [客语拼音字汇] meu2粤语 mai4 mau4潮州话 mong5(mông) [揭阳、潮阳]mou5(mô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