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在淡水里的一种软体动物,介壳长圆形,表面黑褐色,壳内有珍珠层,有的可以产出珍珠:~胎(指珍珠)。
◎ 〔~埠(bù)〕地名,在中国安徽省。
英语 oysters, mussels; mother-of-pearl
德语 Muschel (S, Tech)
法语 moule (n.f),palourde
详细字义
◎ 蚌
蜯 bàng
〈名〉
(1) (形声。从虫,丰声。本义:一种软体动物。有的能产珍珠)
(2) 同本义 [mussel;clam]
离为蚌。——《易·说卦》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其喙。——《战国策·燕策》
巨 蜯函蛛。——《文选·左思·南都赋》
民食果菰 蜯蛤腥臊恶臭。——《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蚌蛤(蚌与蛤。长者曰蚌,圆者曰蛤);蚌壳(蚌的外壳)
(4) 美珠 [fine pearl]
蚌,美珠。——《类篇·虫部》
(5) 另见 bèng (蚌埠)
其它字义
◎ 蚌 bèng
〈名〉
(1) 蚌埠的简称 [short for Bengbu]
(2) 另见 bàng
动物名。软体动物门斧足纲。体软有壳,大者长八九寸,能产珠,壳可制器。也称为「二枚贝」、「蛤蚌」、「蛤蜊」。
(一)之又音。
【唐韻】【集韻】【正韻】?步項切,音棒。【說文】蜃屬。【爾雅·釋魚】蚌含漿。【本草】生江漢渠瀆閒,殼堪爲粉。【呂氏春秋】月望,則蚌蛤實。【左思·吳都賦】蚌蛤珠胎,與月虧全。【拾遺記】隂泉在寒山之北,有黑蚌飛翔來去。
又【正韻】蒲浪切,傍去聲。義同。
又【唐韻古音】步孔切【郭璞·山海經·歐絲野贊】女子鮫人。體近蠶蚌。出珠匪甲,吐絲匪蛹。化出無方,物豈有種。
又【集韻】白猛切,音?。與蠯通。
又敷容切,音丰。與蜂通。 或作蜯、蛖。
蜃屬。从虫?聲。步項切
(蚌)蜃屬。蜃當作螷。釋魚曰。蚌、含漿。鄭注鼈人云。貍物、亦謂鱴刀、含漿之屬。按珠出於蚌。玉部曰。玭、蚌之有聲者。从虫。丰聲。步項切。九部。
国际音标 pɑŋ˥˧; pəŋ˥˧ 日语读音 DOBUGA韩语罗马 PANG现代韩语 방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pong1 (kong1) pong3 pang5 [宝安腔] pong1 [海陆腔] pong1 (kong1) pong3 pang5 [客英字典] pong1 pong3 [梅县腔] pong1 pong3 [东莞腔] pong1 [客语拼音字汇] pong1粤语 pong5
近代音 幫母 江陽韻 去聲 謗小空;中古音 並母 講韻 上聲 㭋小韻 步項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東部 ;王力系统:並母 東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