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 nest; hole, indention; den
德语 Nest (S)
法语 cavité
详细字义
◎ 窠 kē
名
(1) (形声。从穴,果声。本义:筑在地洞里的鸟窝)
(2) 同本义 [bird’s nest in cave]
窠,空也。一曰鸟巢也。空中曰窠,树上曰巢。——《说文》
鸟鸢争食雀争窠。——白居易《问鹤》
(3) 其他动物的巢穴 [nest]
鸠犬竟同窠。——周昂一《边俗诗》
穴宅奇兽,窠宿异禽。——左思《蜀都赋》
如:窠窟(动物栖身之所);窠穴(鸟兽藏身之所。常喻指坏人聚居、活动的地方);窠子(私娼的俗称);窠棚(窝棚)
(4) 人安居或聚会的处所 [house]
抛却山中诗酒窠。——辛弃疾《鹧鸪天·三山道中》
(5) 框格。写碑文或篆刻时划的界格[division]。
如:擘窠大字(碑文划界格写大字)
(6) 空缺 [vacancy]。
如:窠阙(空缺,特指官吏职位空缺)
(7) 洞;坑 [pit;hole]。
如:窠臼(门臼。旧式门上承受转轴的臼形小坑)
鳥、獸、蟲類等棲息的巢穴。漢·王充《論衡·辨祟》:「能行之物,死傷病困,小大相害,或人捕取,以給口腹,非作窠穿穴有所觸,東西行徙有所犯也。」《文選·左思·蜀都賦》:「穴宅奇獸,窠宿異禽。」
人的居室。宋·辛棄疾〈鷓鴣天·拋卻山中詩酒窠〉詞:「拋卻山中詩酒窠,卻來官府聽笙歌。」元·秦?夫《東堂老·第一折》:「原是祖父的窠巢,誰承望子孫不肖,剔騰了。」
量詞。計算植物的單位。五代十國南唐·李煜〈長相思·一重山〉詞:「簾外芭蕉 三兩窠,夜長人奈何。」宋·蘇軾〈答子勉〉詩三首之三:「欲舞腰身柳一窠,小梅摧拍大梅歌。」通「棵」。
【唐韻】【集韻】【正韻】?苦禾切,音科。【說文】空也,穴中曰窠,樹上曰巢。【小爾雅】雞雉所乳謂之窠。【廣韻】窠窟,又巢。【左思·蜀都賦】榷惟庸蜀,與鴝鵒同窠。
空也。穴中曰窠,樹上曰巢。从穴果聲。苦禾切
(窠)空也。雙聲爲訓,其字亦作窾。高誘曰窾空也是。或借科爲之,孟子盈科而後進是。或借薖爲之,如衛風碩人之薖,毛云寬大皃,鄭云飢意皆是。从穴果聲。苦禾切。十七部。一曰鳥巢也。一曰者,義近而別者也。蜀都賦曰:窠宿異禽。在樹曰巢,在穴曰窠。此析言之也,與巢部合。
国际音标 kʰɤ˥ 唐代读音 kuɑ日语读音 SU韩语罗马 KWA现代韩语 과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o1 [客英字典] ko1 [海陆腔] ko1 [梅县腔] ko1 [客语拼音字汇] ko1 vo1 [宝安腔] ko1粤语 fo1 wo1潮州话 ko1
近代音 溪母 歌戈韻 平聲陰 科小空;中古音 溪母 戈韻 平聲 科小韻 苦禾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歌部 ;王力系统:溪母 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