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biǎn]
部首 总笔画 9
笔顺 丶丶フノ丶ノ丶フ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7A86
基本字义
  1. 下葬:“及~,执斧以莅匠师。”
  2. 墓穴;坟茔。
  3. 古代用来牵引棺椁下墓穴的石头。
  4. 古通“”,减损。
英文翻译

英语 to put a coffin in a grave

法语 mettre en bièr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iǎn

〈动〉

(1) 将棺木葬入墓穴 [bury]

窆,葬下棺也。——《说文》

乃窆。——《仪礼·乡师》

(2)

共丧之窆器。

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韩愈《祭十二郎文》

(3) 又如:窆器(下棺入葬的器具);窆葬(埋葬)

(4) 泛指埋葬 [bury]。如:窆封(泛指埋葬。下棺入圹,用土掩埋)

词性变化

biǎn

〈名〉

墓穴 [coffin pit;tomb]。如:窆圹(墓穴)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坟、墓穴。如:「孤」、「野」。《新唐书·卷七七·后妃列传下·章敬吴太后》:「启故,貌泽若生,衣皆赭色,见者叹异。」《宋史·卷三一二·列传·王珪》:「诏真、扬二州发卒护其。」

  1. 将棺木葬入墓穴里,即埋葬。《后汉书·卷八一·独行列传·范式》:「既至圹,将,而柩不肯进。」唐·韩愈〈祭十二郎文〉:「敛不凭其棺,不临其穴。」

康熙字典
【午集下】【穴】窆·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唐韻】方驗切【集韻】【韻會】【正韻】陂驗切,?音砭。【說文】葬下棺也。【周禮·地官】及窆執斧,以涖匠師。

又【春官】共喪之窆器。【註】下棺豐?之屬。

又【集韻】悲檢切,音貶。義同。

又逋鄧切。與?同。 【韻會】或作封。見禮記。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葬下棺也。从穴乏聲。《周禮》曰:“及窆執斧。”方驗切

『說文解字注』

(窆)葬下棺也。土部曰。堋、葬下土也。春秋傳朝而堋。禮謂之封。周官謂之窆。按禮謂十七篇也。士喪禮下篇曰。及窆。主人哭踊無筭。注。窆、下棺也。今文窆爲封。然則許十七篇從今文。鄭從古文而曡今文也。凡戴記皆作封。戴記從今文也。周官謂之窆者、周禮鄉師云及窆執斧以涖匠師。先鄭云。窆謂葬下棺。春秋傳所謂傰。禮記所謂封也。按堋窆封三字分蒸侵東三韵。而一聲之轉。从穴。乏聲。方騐切。古音在七部。周禮曰。及窆執斧。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iæn˨˩˦ 日语读音 HOUMURU韩语罗马 PHYEM现代韩语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bien3 [宝安腔] ben3 [海陆腔] bien3 [客英字典] bien3 pien1 bien2 [梅县腔] bien3 bien5 [客语拼音字汇] bian3 bian3粤语 bin2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豔韻 去聲 窆小韻 方驗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添部 ;王力系统:幫母 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