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èng]
部首 总笔画 14
笔顺 丶ノ一丨フノフ一一一ノ丶フ丨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912D
基本字义

     ◎ 见“”。

英文翻译

英语 state in today's Henan; surname

德语 Familienname (Eig)​,Zheng (Eig, Fam)

法语 sérieux,(abrév.)​ Zhengzhou,(nom de famille)​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国名。周朝诸侯国之一。故址位于今大陆地区河南省新郑县。

  2. 姓。如明代有郑成功。

  1. 谨慎、庄重。如:「郑重其事」。《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殷勤郑重,欲必觉寤陛下。」

康熙字典
【酉集下】【邑】鄭·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2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正切,音㽀。國名。【釋名】鄭,町也,地多平町町然也。【正字通】鄭本西都畿內地,周宣王封其弟友,是爲鄭。桓公寄孥與賄于虢鄶,其子武公,定平王于東都,因徙其封,施舊號于新邑,是爲新鄭。今河南開封府鄭州是也。

又南鄭,縣名。今屬陝西漢中府,桓公封邑在畿內,爲西鄭,漢中在京兆之南,故稱南鄭以別之。【一統志】南鄭,古褒國附庸之邑。桓公歿,其民南奔居此,因曰南鄭。

又【廣韻】鄭重,殷勤之意。【前漢·王莽傳】非皇天所以鄭重降符命之意。

又姓。【集韻】鄭滅于韓,子孫因以國爲氏。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京兆縣。周厲王子友所封。从邑奠聲。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鄭是也。直正切

『說文解字注』

(鄭)京兆縣。二志同。今陜西同州府華州州城北有故鄭城。周厲王子友所封。前志曰。周宣王弟鄭桓公邑。从邑。奠聲。直正切。十一部。宗周之滅。鄭徙潧洧之上。今新鄭是也。桓公友之子武公與平王東遷。取虢鄶鄢蔽補丹依疇歷華十邑之地。右雒左濟。前華後河。食溱洧焉。從其故名曰鄭。至漢爲河南郡新鄭。二志同。今河南開封府新鄭縣西有故鄭城。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əŋ˥˧ 唐代读音 *djiɛ̀ng日语读音 KASANERU韩语罗马 CENG现代韩语越南语 trịnh

客家话 [海陆腔] chang6 [宝安腔] cang3 [客语拼音字汇] cang4 [客英字典] chang5 [台湾四县腔] cang5 [陆丰腔] chang6 [东莞腔] cang3 [梅县腔] chang5粤语 zeng6 zing6潮州话 dên7(tēⁿ) dêng6(tẽng)

近代音 照母 庚青韻 去聲 正小空;中古音 澄母 勁韻 去聲 鄭小韻 直正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青部 ;王力系统:定母 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