濿

濿
拼音 [lì]
部首 总笔画 17
笔顺 丶丶一一ノ一丨丨丨フ一一丨フ丨一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6FFF
基本字义
  1. 同“”,踏着石头过水。
  2. 渡水:“棹舟杭以横~兮。”
英文翻译

英语 cross on stepping-stones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濿·康熙筆画:19 ·部外筆画:15

【正字通】與砅同。【說文】力制切,音例。履石渡水也。【集韻】通作厲。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履石渡水也。从水从石。《詩》曰:“深則砅。” 濿,砅或从厲。力制切

『說文解字注』

(砅)履石渡水也。謂若今有水汪,㼭甎石而過。水之至小至淺者也。从水石。會意。力制切。十五部。詩曰:深則砅。此稱邶風言假借也。毛詩曰:深則厲。釋水曰:以衣涉水爲厲。又曰:繇帶以上爲厲。此竝存二說也。毛傳依之。定本改云:以衣涉水爲厲,謂由帶以上也。合爲一說,繆矣。履石渡水,乃水之至淺,尚無待於揭衣者。其與深則厲絕然二事明矣。厲砅二字同音,故詩容有作砅者。許稱以明假借,如尚書以作?爲作好,以?席爲蔑席之比。經典釋文引韓詩至心曰厲,玉篇作水深至心曰砅,至心卽由帶以上之說也。葢韓詩作深則砅,許稱之與。戴先生乃以橋梁說砅。如其說,許當徑云石梁,不當云履石渡水矣。詩言深則厲,淺則揭,喻因時之宜。倘深待石梁,則有不能渡者矣。禹貢厲砥,玄應引作砅砥。僞說命用汝作厲。宋庠國語補音引詩作砅。汗?云:砅,古文礪。此可見古假砅爲厲,非一處矣。


(濿)砅或从厲。厲者,石也。從水厲猶從水石也。引伸之爲凡渡水之稱,如大人賦云橫厲飛泉以正東是也。字多作厲。〇厲旣改作?,則此亦當作。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i˥˧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li5 [客英字典] li5 [海陆腔] li6粤语 lai6潮州话 li6

近代音 中古音 來母 祭韻 去聲 例小韻 力制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曷部 ;王力系统:來母 月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