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义
◎ 钟因受撞击而发光的部位。
◎ 消灭:“东~乌桓。”
◎ 古同“摩”,摩擦;切磋。
英文翻译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名
钟受撞击之处。《周礼·冬官考工记·凫氏》:「钟带谓之篆,篆间谓之枚,枚谓之景,于上之攠谓之隧。」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攠·康熙筆画:23 ·部外筆画:19
【集韻】【韻會】?忙皮切,音糜。弊也。鐘受擊處。【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于上之攠謂之隧。【註】于,鐘脣之上祛也。攠,所擊之處。靡弊也,窪而生光,有似夫隧。
又【集韻】莫臥切,磨去聲。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眉波切。同摩。見摩字註。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研也。从手麻聲。莫婆切
『說文解字注』
(摩)揅也。揅各本作硏。今正。此以揅與摩互訓。石部硏之訓䃺也。手部揅之訓摩也。義各有屬。無容淆之。摩揅之功、精於䃺硏。挼下曰。兩手相切摩也。學記曰。相觀而善之謂摩。凡毛詩爾雅如琢如摩、周禮刮摩字多从手。俗从石作磨。不可通。从手。麻聲。莫鄱切。十七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mi˧˥; mi˨˩˦; mo˧˥
粤语 mei4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明母 歌部 ;王力系统:明母 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