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èn]
部首 总笔画 8
笔顺 丨フ一丨一ノ丨丨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753D
基本字义
  1. 同“”。
  2. 古田制,一亩的三分之一。
  1. 山下小沟。
英文翻译

英语 drain between fields, irrigation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田間的小水溝。《呂氏春秋·士容論·辯士》:「畝欲廣以平,欲小以深。」《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清泠風,述遵無廢。」同「畎 」。

康熙字典
【午集上】【田】甽·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3

【玉篇】古文畎字。【前漢·食貨志】后稷始甽田,以二耜爲耦,廣尺深尺曰甽。【後漢·章帝紀】毎尋前世舉人貢土,或起甽畝。

又【類篇】松倫切,音旬。山下受霤處。【釋名】山下根之受霤處曰甽。甽,吮也,吮得山之肥潤也。【呂氏春秋】丁田弃甽。

又【集韻】朱閏切,音稕。溝也。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水小流也。《周禮》:‘匠人為溝洫,耜廣五寸,二耜為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倍?謂之遂,倍遂曰溝,倍溝曰洫,倍洫曰巜。甽,古文?从田,从川;畎,篆文?从田,犬聲。六畎為一畂。

《說文解字注》

(?)水小流也。水部曰:涓,小流也。?與涓音義同。釋名曰:山下根之受?處曰甽。甽,吮也。吮得山之肥潤也。按此爲禹貢羽畎、岱畎之說解。亦卽小流之義。周禮:“匠人爲溝洫,枱廣五寸。枱,許之耜字也。見木部。各本作㭒,誤。二枱爲耦;一耦之伐,廣尺、深尺,謂之?。”倍?謂之遂;倍遂曰溝;倍溝曰洫;倍洫曰巜。已上攷工記匠人職文,說詳鄭注及程氏瑤田通藝錄。今周禮??,巜作澮。與許所據不同者,後人所改也。?巜巛三篆下皆宜曰象形,而不言者,省文也。姑泫切。十四部。?之屬皆从?


(?)古文?,从田川。古文疑當作籒文,葢?巜皆古文也。按鄭注攷工記曰:?,畎也。謂甽畎古今字。?卽今之畎字也。田之川也。四字小徐有,而田譌作?


(畎)篆文?,从田犬聲。畎爲小篆,則??爲古籒可知。此亦先二後上之例。六畎爲一畮。漢食貨志曰:趙過能爲代田,一畮三甽。古法也。后稷始甽田,以二耜爲耦,廣尺深尺曰甽,長終畮,一畮三畎,一夫三百甽,而播種於甽中。按長終畮者,長百步也。六尺爲步,步百爲畮。播種於甽中者,甽中猶甽閒,播種於兩甽之閒也。深者爲甽,高者爲田,皆廣尺。三百甽,積廣六百尺。長百步,亦長六百尺。故一夫百畮,其體正方。許云六畎爲一畮者,謂其地容六畎耳。與一畮三畎之制非有二也。畎與田來歲互易,卽代田之制也。六尺爲步,步百爲畮,見田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ən˥˧ 日语读音 MIZO韩语罗马 KYEN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ien3 [客语拼音字汇] zun4 [海陆腔] kien3 [客英字典] kien3粤语 hyun2 zan3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寒部 ;王力系统:見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