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邮”。
英语 postal, mail; post office
德语 etw. mit der Post schicken (V),postalisch (Adj)
法语 envoyer par la poste,postal
传递文书信件的机关。如:「邮局」。《孟子·公孙丑上》:「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
邮票的简称。如:「集邮」。
过失。《诗经·小雅·宾之初筵》:「是曰既醉,不知其邮。」汉·郑玄·笺:「邮,过也。」《汉书·卷一○·成帝纪》:「天著变异,以显朕邮,朕甚惧焉。」通「尤」。
姓。如春秋时有邮无恤。
寄、传递。如:「邮寄」、「邮递」。清·恽敬〈潮州韩文公庙碑文〉:「为碑文邮之潮州,与潮之贤士大夫商公之故,且告后世焉。」
极、甚、格外。《列子·周穆王》:「鲁之君子,迷之邮者,焉能解人之迷哉。」通「尤」。
【唐韻】羽求切【集韻】【正韻】于求切,?音尤。【說文】境上行書舍也。【廣韻】郵,驛也。【風俗通】漢攺郵爲置,置亦驛也,度其遠近置之也。【增韻】馬傳曰置,步傳曰郵。【爾雅·釋言】郵,過也。【註】道路所經過也。
又【集韻】田閒舍也。【禮·郊特牲】郵表畷。【註】郵若郵亭,謂田畯于田畔相連畷處造亭居之,以督民之耕也。
又【正韻】過也。與尤通。【禮·王制】郵罰麗于事。【註】郵,過也。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于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也。【前漢·成帝紀】以顯朕郵。
又【正韻】最也。殿最亦曰殿郵。【列子·穆王篇】魯之君子,迷之郵者。【註】郵,與尤同。
又【廣韻】督郵,古官號。【釋名】主諸縣罰負郵殿糾攝之。【晉書·陶潛傳】郡遣督郵至縣。
又高郵,州名。
又姓。【左傳·哀二年】有郵無恤。
又【集韻】是爲切,音垂。地名。在衞。
又叶于其切,音移。【詩·小雅】不知其郵。叶上僛。 【正字通】《說文》本作?。从
?。
?,遠邊也。俗省作郵、
?。【集韻】作缷。
境上行書舍。从邑垂。垂,邊也。羽求切
(郵)竟上行書舍。孟子。德之流行。速於置郵而傳命。釋言。郵、過也。按經過與過失、古不分平去。故經過曰郵。過失亦曰郵。爲尤訧之假借字。从邑?。會意。羽求切。古音在一部。?、邊也。說從垂之意。在境上、故從垂。
国际音标 jou˧˥ 日语读音 SHUKUBA韩语罗马 WU现代韩语 우
客家话 [沙头角腔] jeu2 [陆丰腔] jiu3 [海陆腔] riu2 [客英字典] ju2 [梅县腔] ju2 [宝安腔] ju2 (jiu2) [东莞腔] jiu2 [台湾四县腔] ju2 [客语拼音字汇] yiu2粤语 jau4
近代音 影母 尤侯韻 平聲陽 尤小空;中古音 喻云母 尤韻 平聲 尤小韻 羽求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咍部 ;王力系统:匣母 之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