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uó]
部首 总笔画 11
笔顺 一丨一丶一ノ丶ノ丶一丨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637D
基本字义
  1. 方言,揪;抓:~头发。~着不放。
  2. 拔(草)。
  3. 抵触;冲突:“戎夏交~。”
英文翻译

英语 clutch, grasp; pull up; contradict

法语 saisir,saisi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zuó

〈动〉

(1) 揪持头发 [hold tight]

捽,持头发也。从手,卒声。——《说文》

捽胡投何罗殿下。——《汉书·金日磾传》

不使捽抑而刑之也。——《汉书·贾谊传》

捽博其颊。——《汉书·王尊传》

詈侮捽搏。——《荀子·正论》

拔剑以刺王子庆忌,王子 庆忌捽之,投之于江。——《吕氏春秋》

(2) 泛指揪住

捽下提殴之。——· 高启《书博鸡者事》

捽使跪。

(3) 又如:小孩儿捽住妈妈的衣服;捽着他胳膊就往外走;捽引(揪拉);捽抑(揪住往下按);捽拽(揪住拖拽);捽挽(揪拉);捽搏(揪打;捕捉)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揪著头发。《说文解字·手部》:「,持头发也。」《战国策·楚策一》:「吾将军深入吴军,若扑一人,若一人。」

  2. 抓。《水浒传·第二六回》:「连肩胛只一提,右手早住西门庆左脚。」

  3. 拔取。《汉书·卷七二·贡禹传》:「不避寒暑,屮杷土,手足胼胝。」《清史稿·卷四九六·忠义传十·刘锡祺传》:「党人适同舟,面辱之,其冠,遽投江死。」

  4. 抵触、碰撞。《国语·晋语一》:「戎、夏交。」三国吴·韦昭·注:「,交对也。」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之六:「峡山逢飓风,雷电助撞。」

  1. (一)​之语音。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捽·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昨沒切,存入聲。【說文】持頭髮也。【廣韻】手持也。【前漢·金日磾傳】捽胡投何羅殿下。【註】胡,頸也。捽其頸而投殿下也。【淮南子·汜論訓】溺則捽其髮而拯。

又拔取也。【前漢·貢禹傳】農夫父子,捽屮把土。

又交對也。【晉語】戎夏交捽。

又觸也。【莊子·列禦寇】齊人之井,飲者相捽也。【韓愈詩】峽山逢颶風,雷電助撞捽。

又【正韻】即律切,音卒。義同。

又【唐韻】慈卹切【集韻】昨律切,?音崒。亦持也。

又【集韻】蒼沒切,音猝。捽攃,行草聲。

又蘇骨切,音窣。與曲禮卹勿之卹同。摩也。

又祖對切,音晬。推也。與捘同。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持頭髮也。从手卒聲。昨没切

『說文解字注』

(捽)持頭髮也。金日磾傳。日磾捽胡、投何羅殿下。孟康曰。胡音互。捽胡、若今相僻臥輪之類也。晉灼曰。胡、頸也。捽其頸而投殿下也。从手。卒聲。昨没切。十五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uo˧˥ 日语读音 TSUKAMU越南语 lót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cud6 zi1 zud6 [海陆腔] cut8 zut8 [客英字典] cut7 [台湾四县腔] cut8 zut8 [梅县腔] cut7粤语 cyut3 zeot1

近代音 中古音 從母 術韻 入聲 崒小韻 慈(䘏)〔卹〕切 三等 合口;從母 沒韻 入聲 捽小韻 昨沒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沒部 ;王力系统:從母 物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