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捶打,特指把钉、橛等捶打到其他东西里面去:在墙上~个钉子。
详细字义
◎ 揳 xiē
〈动〉
(1) 〈方〉∶同“楔” [drive a nail, wedge,etc. into the wall]。把楔子、钉子等锤打到物体里面
要往墙上揳钉子,比往木头上揳个钉子花费的力气要大得多。——郭澄清《大刀记》
(2) 又如:往墙上揳个钉子
捶打进去。如:「墙上的钉子松了,拿铁锤把它揳进去。」
【唐韻】【正韻】?先結切,音屑。㩢揳,不方正也。
又撚也,塞也。互見㩢字註。
又【集韻】【韻會】?私列切,音薛。義同。
又拭滅也。
又【韻會】奚結切。與絜同。【荀子·非相篇】不揣長,不揳大。【註】約其大小也。
又【集韻】【韻會】?訖黠切。與戛同。擊持也。【史記·貨殖傳】趙女鄭姬,設形容,揳鳴琴。
又與擊通。【後漢·申屠剛傳】尚書近臣至乃捶揳牽曳於前。
麻一耑也。从糸㓞聲。古屑切
(絜)麻一耑也。一耑猶一束也。耑、頭也。束之必齊其首。故曰耑。人部係下云。絜束也。是知絜爲束也。束之必圍之。故引申之圍度曰絜。束之則不?曼。故又引申爲㓗淨。俗作潔。經典作絜。从糸。㓞聲。古㞕切。十五部。
国际音标 ɕiɛ˥ 日语读音 TADASHIKUNAI越南语 khế
客家话 [梅县腔] siet7 [台湾四县腔] siet7 [客英字典] siet7 [海陆腔] siet7粤语 se2 sip3 sit3潮州话 kiag4 (khiak)「潮州」kiêg4 (khiek 旧时:khiet)
近代音 中古音 心母 屑韻 入聲 屑小韻 先結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曷部 ;王力系统:見母 月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