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配合得當:和~。~調(tiáo )。~音。
- 滑稽:詼~。~趣。~謔(詼諧逗趣)。亦莊亦~(既嚴肅又詼諧)。
- (事情)商量好,辦妥:事~。
英语 harmonize, agree; joke, jest
德语 harmonisch
法语 harmonieux,se mettre d'accord,drôle
和合、调和。《书经·舜典》:「八音克谐,无相夺伦。」《左传·襄公十一年》:「如乐之和,无所不谐。」
办成、说妥。《董西厢·卷三》:「愿先生变雅操为和声,以词挑之,事必谐矣。」《镜花缘·第一五回》:「老师如携门生信去,此事断无不谐。」
商议、协调。《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张让传》:「当之官者,皆先至西园谐价,然后得去。」
滑稽、戏谑。如:「诙谐」。《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上以朔口谐辞给,好作问之。」
【唐韻】戸皆切【集韻】【韻會】【正韻】雄皆切,?音骸。【說文】詥也。
又【廣雅】耦也。【玉篇】合也,調也。【書·堯典】克諧以孝。
又【舜典】八音克諧。【左傳·襄十一年】如樂之和,無所不諧。【禮·禮器】君子有禮,則外諧而內無怨。
又【文心雕龍】諧之言皆也,辭淺會俗,皆悅笑也。【前漢·敘傳】東方贍辭,詼諧倡優。【晉書·顧愷之傳】愷之好諧謔,人多愛狎之。
又平論定其價也。【後漢·宦者張讓傳】當之官者,皆先至西園,諧價,然後得去。
又古書名。【莊子·逍遙遊】《齊諧》者,志怪者也。
又鳥名。【博雅】鴆鳥,其雄謂之運日,其雌謂之隂諧。【淮南子·繆稱訓】隂諧知雨。【註】天將隂雨則鳴。
又叶弦雞切,音奚。【後漢·五行志】更始時童謠曰:諧不諧,在赤眉。
又【儒林周澤傳】時人爲之語曰:生世不諧,作大常妻。
詥也。从言皆聲。戶皆切
(諧)詥也。此與龠部龤異用。龤專謂樂和。从言。皆聲。戸皆切。十五部。
国际音标 ɕiɛ˧˥ 唐代读音 hæi日语读音 YAWARAGU KANAU韩语罗马 HAY现代韩语 해越南语 hài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hai2 [客语拼音字汇] hai2 [海陆腔] hai2 [客英字典] hai2 [陆丰腔] hai3 [东莞腔] hai2 [宝安腔] hai2 [梅县腔] hai2粤语 haai4潮州话 hai5
近代音 曉母 皆來韻 平聲陽 鞋小空;中古音 匣母 皆韻 平聲 諧小韻 戶皆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灰部 ;王力系统:匣母 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