鲒 (繁体:鮚)
拼音 [jié]
部首 总笔画 14
笔顺 ノフ丨フ一丨一一一丨一丨フ一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9C92
基本字义

     ◎ 蚌。

英文翻译

英语 clam; oyster

德语 Muschel (S, Bio)

法语 Palourd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jié

〈名〉

古书上说的一种蚌 [freshwater mussel]。如:鲒酱(用蚌肉制作的酱)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亥集中】【魚】鮚·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6

【唐韻】巨乙切【集韻】極乙切,?音姞。【說文】蚌也。漢律:會稽郡獻鮚醬。【類篇】?鮚,大蛤。

又【集韻】吉屑切,音結。【前漢·地理志】會稽郡鄞縣有鮚埼亭。【註】師古曰:鮚,音結,蚌也。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

又【集韻】其吉切,音佶。義同。

又【集韻】丘八切,音劼。【玉篇】魚也。【類篇】與?同。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蚌也。从魚吉聲。漢律:會稽郡獻鮚?。巨乙切

『說文解字注』
蚌也。地理志。會稽鄞縣有鮚埼亭。師古曰。鮚、蚌也。長一寸。廣二分。有一小蟹在其腹中。埼、曲岸也。其中多鮚。故以名亭。按此名瑣鮚。瑣者、小也。鮚之小者。江賦。瑣蛣腹蟹。注引南越志曰。瑣蛣長寸餘。大者長二三寸。腹中有蟹子。如榆莢。合體共生。皆爲蛣取食。从魚。吉聲。巨乙切。十二部。文選字作蛣。漢律。會稽郡獻鮚?二斗。二斗二字依廣韵補。廣韵斗誤升。小徐本作三斗。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ɛ˧˥

粤语 gi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