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ué]
部首 总笔画 15
笔顺 丶一ノ丶一丶ノ一フ丨ノノフノ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761A
基本字义
  1. 气逆。也作“厥”。《急就篇》:“瘧瘚瘀痛瘼温病。”顔師古注:“瘚者,氣從下起,上行叉心脇也。”《説文•疒部》:“瘚,屰气也。”《廣韻•月韻》:“瘚,氣逆。”《正字通•疒部》:“瘚,通作厥。”《靈樞經•邪氣藏府病形》:“(脾脈)緩甚為痿瘚。”
英文翻译

英语 to hiccough; the humours of the body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瘚·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月切,音厥。【說文】逆气也。【廣韻】氣逆。【博雅】瘚,病也。【韓詩外傳】無使小民飢寒,則瘚不作。

又【正字通】通作厥。【內經厥論】陽氣衰于下爲寒厥,隂氣衰于下爲熱厥。【註】厥者,逆也。下氣逆上,卒乍眩仆,輕者漸蘇,重者不起,隂陽之氣衰于內,故二厥由之而生。

又【集韻】其月切,音?。義同。 【集韻】或作欮。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屰气也。从疒从屰从欠。欮,瘚或省疒。居月切

『說文解字注』

(瘚)屰气也。釋名曰:厥,逆氣,從下蹷起,上行入心脅也。高誘呂覽注曰:蹷逆,寒疾也。?从屰欠。欠猶气也。居月切。十五部。


(欮)瘚或省?厂部厥用爲聲。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yɛ˧˥

客家话 [海陆腔] kiet7 [客英字典] ket7 [台湾四县腔] kiet7粤语 gyut3 kyut3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月韻 入聲 厥小韻 居月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曷部 ;王力系统:見母 月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