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ǐng]
部首 总笔画 16
笔顺 ノフノ一丨ノ丶一ノ丨フ一一一ノ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7A4E
基本字义
  1. 禾穗的末端,指某些禾本科植物小穗基部的苞片。
  2. 草木的嫩芽。
  3. 物體的尖端。
  4. 毫毛的尖端。
  5. 指筆頭。
  6. 才能出眾。
  7. 指刀把末端的圓鐶。即刀鐶。
  8. 圓木枕。因睡久則歪,容易惊醒,故也稱警枕。
  9. 姓。
英文翻译

英语 rice tassel; sharp point; clever

法语 intelligent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穎、頴 yǐng

(1) (形聲。从禾,頃聲。从禾與農作物有關。本義:穀穗。亦稱「穎片」。指禾本科植物小穗基部的二枚苞片)

(2) 同本義 [glume]

穎,禾末也。从禾,頃聲。謂貫於穗及近於穗之芒秒。——《說文》

禾穗謂之穎。——《小爾雅》

異畝同穎。——《書·歸禾序》

實穎實賈。——《詩·大雅·生民》

嘉禾重穎。——應貞《晉武帝華林園林》

又如:穎果(乾果的一種,種皮和果皮合而爲一,裏面只有一粒種子)

(3) 錐芒 [awl]

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又如:穎脫(將錐放在囊中,終將全部脫出。比喻能充分顯露內在的才能);短穎羊毫筆

詞性變化

yǐng

(1) 聰敏 [intelligent]

靈運幼便穎悟。——《南史·謝靈運傳》

君性穎異。——鄧文原《蘇府君墓表》

又如:穎拔絕倫(聰敏過人,找不出第二個人);穎秀(聰慧出衆);穎哲(聰慧)

常用詞組

常用词组
穎慧,穎脫而出,穎悟,穎異
國語辭典
  1. 禾的尖端。《說文解字·禾部》:「,禾末也。」《書經·微子之命》:「唐叔得禾,異畝同。」《文選·左思·魏都賦》:「喜離合以䔿䔿,醴泉涌流而浩浩。」

  2. 物體尖銳的末端。《文選·左思·吳都賦》:「鉤爪鋸牙,自成鋒。」

  3. 筆尖。《警世通言·卷九·李謫仙醉草嚇蠻書》:「李白……右手舉起中山兔,向五花牋上,手不停揮。」

  4. 才能出眾的人。《三國志·卷五八·吳書·陸遜傳》:「皆當世秀,一時顯器。」

  1. 聰明的。如:「聰」。

  2. 新的、特出的。如:「新」。

康熙字典
【午集下】【禾】穎·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1

【唐韻】餘頃切【集韻】【韻會】【正韻】庾頃切,?音潁。【玉篇】禾末也。【詩·大雅】實穎實栗。【傳】穎,垂穎也。【疏】穎是禾穗之挺,言其穗重而穎垂也。【書序】唐叔得禾,異畝同穎。【傳】穎,穗也。禾各生一莖,而合爲一穗。

又鐶也。【禮·少儀】刀卻刃授穎。

又錐鋩也。【史記·平原君傳】如錐之處囊中,乃穎脫而出。

又警枕也。【禮·少議】穎杖琴瑟。【註】穎,警枕也。【疏】穎是穎發之義,故爲警枕。【釋文】穎,京領反。

又【韻會】筆頭也。韓愈有毛穎傳。

又【正字通】士才能拔類者亦曰穎。【陸機·文賦】拔尤取穎。

又姓。【左傳·隱元年】穎考叔爲潁谷封人。後遂以爲氏。【急就篇】亦作潁。○按穎當依《說文》隷禾部,《字彙》《正字通》譌入頁部,今改正。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禾末也。从禾頃聲。《詩》曰:“禾穎穟穟。”余頃切

《說文解字注》

(穎)禾末也。穎之言莖也,頸也,近於?及貫於?者皆是也。大雅:實穎實栗。毛曰:穎,垂穎也。禹貢鄭注曰:百里賦入總。謂入刈禾也。二百里銍,銍,?去稿也。三百里秸。秸,又去穎也。四百里入粟,五百里入米者,遠彌輕也。禮器:稾鞂之設。鄭注:穗去實曰鞂。鞂與秸同物。鄭注尙書曰:去穎,謂用其?也。注禮器曰:去實,謂用其穎也。史記曰:錐處囊中,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巳。少儀:刀卻刃授穎。是則穎在錐則卻於末,在刀則卻於刃,在禾則卻於?也。渾言之則穎爲禾末,析言之則禾芒乃爲秒。从禾頃聲。余頃切。十一部。詩曰:禾穎穟穟。大雅生民文。今詩作禾役。毛曰:役,列也。玉裁按:役者,穎之叚借字。古支耕合韵之理也。列者,?之叚借,禾穰也。此穎通穰言之,下章之穎則專謂垂者。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ŋ˨˩˦ 唐代读音 iuɛ̌ng日语读音 HOSAKI韩语罗马 YENG现代韩语越南语 dĩnh

客家话 [陆丰腔] jin1 [宝安腔] jin3 [海陆腔] rin3 [客英字典] jin3 [台湾四县腔] jin3 [梅县腔] jin3 [客语拼音字汇] yin3粤语 wing6

近代音 影母 庚青韻 上聲 影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靜韻 上聲 潁小韻 餘頃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青部 ;王力系统:餘母 耕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