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麥子或白米蒸過,使它發酵後再曬乾,稱為“麴”。可用來釀酒。
- 姓。
英语 yeast, leaven; surname
德语 Hefe; Weinhefe (S),ein Nachname (Pron),Qu (Eig, Fam)
详细字义
◎ 麴
麴 qū
〈名〉
(1) 见“曲 4 ”
(2) 姓。汉有 麴义
把麦子或白米蒸过,使它发酵后再晒干,称为「曲」。可用来酿酒。宋·苏轼〈少年游·银塘朱槛曲尘波〉词:「银塘朱槛曲尘波,圆绿卷新荷。」也称为「酒母」、「酒曲」。
姓。如晋代有曲崇裕。
〔古文〕 ?【集韻】【韻會】【正韻】
?丘六切,音鞠。【說文】酒母也。【玉篇】麴蘖。【釋名】麴,朽也。鬱之使衣生朽敗也。【書·說命】若作酒醴,爾惟麴蘖又女麴,小麴也。見【齊民要術】。
又【左傳·宣十二年】叔展曰:有麥麴乎。【註】麥麴,所以禦濕。
又通鞠。《禮記·月令》天子乃薦鞠衣于先帝。註黄桑之服。《釋文》鞠,云六反。如麴塵。《周禮内司服》註作鞠塵。
又神麴,藥名。
又與筁通。【揚子·方言】薄謂之筁,或謂之麴。
又姓。【姓苑】出西平,漢有麴演。?字原刻从
?。
酒母也。从米,?省聲。?,?或从麥,鞠省聲。馳六切
(?)酒母也。从米。?省聲。?或作?。則亦可云?聲也。駈六切。三部。
(?)?或从麥。鞠省聲。作麴或以米、或以麥。故其字或从米、或从麥。
国际音标 tɕʰy˥ 唐代读音 kiuk日语读音 KOUJI韩语罗马 KWUK现代韩语 국
客家话 [梅县腔] kiuk7 [客英字典] kiuk7 [海陆腔] kiuk7 giuk8 [宝安腔] kiuk7 [陆丰腔] kiuk7 [客语拼音字汇] kiug5 [台湾四县腔] kiuk7 giuk8粤语 guk1 kuk1潮州话 kak4 kiok4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屋韻 入聲 麴小韻 驅匊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沃部 ;王力系统:溪母 覺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