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义
- 〔~齒〕➊牙齒發生腐蝕的病變,在牙面上形成齲洞,逐漸擴大,最後可使牙齒全被破壞;➋患這種病的牙。均亦稱「蛀齒」;俗稱「蟲牙」。
英文翻译
英语 tooth decay
德语 Karies (S, Med)
法语 carie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 齲
齲 qǔ
〈名〉
齲病。齲齒,即蛀齒。俗稱「蛀牙」、「蟲牙」 [decayed tooth;dental caries]。牙齒因蛀而殘缺。如:齲攣(牙齒蛀壞,身體蜷曲);齲痛(蛀牙痛)
詞性變化
◎ 齲
齲 qǔ
〈動〉
張開 [open]。如:齲齒笑(指女子故意裝出像牙痛的笑容)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參見「齲齒 」條。
康熙字典
【亥集下】【齒】齲·康熙筆画:24 ·部外筆画:9
【唐韻】區禹切【集韻】【韻會】顆羽切,?音踽。【說文】齒蠹也。【釋名】齲,朽也。蟲齧之齒,缺朽也。【廣雅】齲,病也。【史記·倉公傳】齊中大夫病齲齒。【後漢·梁冀傳】冀妻能爲齲齒笑。【註】風俗通曰:齲齒笑者,若齒痛不忻忻也。【淮南子·說山訓】割脣而治齲。
又【正韻】齲,齒啓貌。
又【集韻】果羽切,音矩。義同。
【辞源】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齒蠧也。从牙禹聲。齲,?或从齒。區禹切文三 重二
《說文解字注》
(?)齒蠧也。釋名曰:?,朽也。蟲齧之缺朽也。史記:齊中大夫病齲齒。淮南:斲木愈齲。司馬彪五行志:桓帝元嘉中。京都婦女作齲齒?。从牙禹聲。邱禹切。五部。
(齲)?或从齒。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y˨˩˦ 日语读音 MUSHIBA韩语罗马 WU现代韩语 우
客家话 [海陆腔] gi3 [台湾四县腔] gi3 [客语拼音字汇] gi3 yi1 [客英字典] gi3粤语 geoi2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麌韻 上聲 齲小韻 驅雨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模部 ;王力系统:溪母 魚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