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字义
- 同“蔆(菱)”。《字彙補•艸部》:“
?,古文菱字。《字彙》作
?。”
英文翻译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康熙筆画:25 ·部外筆画:19
【字彙補】古文菱字。註詳八畫。
【辞源】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芰也。从艸淩聲。楚謂之芰,秦謂之薢茩。司馬相如說:蔆从遴。力膺切
『說文解字注』
(蔆)芰也。周禮加籩之實有蔆注蔆,芰也。子虛賦應劭注同。从艸淩聲。力膺切。六部。楚謂之芰。楚語:屈到嗜芰。韋曰:芰,蔆也。秦謂之薢茩。釋艸曰:薢茩,芵光。郭云:芵明也,或曰䔖也,關西謂之薢茩。按景純兩解,後解與說文、字林合。釋艸又曰:蔆,蕨攈。郭云:今水中芰。按蕨攈、芵光皆雙聲。爾雅:薢茩,芰光。或可以決明子釋之,不嫌異物同名也。而說文之芰、薢茩,卽今蔆角,本無疑義,不知徐鍇何以淆惑。
(?)司馬相如說蔆从䢯。此當是凡將篇中字。藝文志曰:史游作急就篇,李長作元尚篇,皆倉頡中正字也。司馬相如凡將篇則頗有出矣。據是則倉頡篇正字作蔆,凡將别作?。营、芎同此。淩聲古音在六部,䢯聲古音在十二部,而合之者,以雙聲合之也。今史、漢、文選子虛賦衹作蔆華。
音韵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