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筋”。
- 同“斤”。
英语 catty
德语 heimtückisch, katzenhaft
法语 muscle
详细字义
◎ 觔 jīn
〈名〉
(1) 筋络。同“筋” [tendon]。如:觔骨(即“筋骨”);觔力(筋骨之力);觔脉(筋骨脉络);觔节(觔腱骨节。比喻着力或事物的关键)
(2) 重量单位,“斤”的异体 [catty]。如:觔斗(唐代散乐的一种。翻跟斗;亦指跟头);觔斗云(“西游记”中孙悟空翻跟斗时驾的云);觔兜(觔斗)
肌腱,韧带。汉·王充《论衡·书虚》:「举鼎用力,力由觔脉;觔脉不堪,绝伤而死,道理宜也。」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俺如今剔下了这骨和觔,割掉了这肉共脂。」通「筋」。
量词。古代计算重量的单位。《淮南子·天文》:「天有四时以成一岁,因而四之,四四十六,故十六两而为一觔。」《聊斋志异·卷六·大人》:「于石室中出铜锤,重三四百觔,出门遂逝。」通「斤」。
【正字通】與筋同。【淮南子·道應訓】良馬者,可以形容觔骨相也。
又後人譌爲斤兩之斤。【舊唐書·文宗紀】燒灰煎鹽,每石灰得鹽一十二觔一兩。【葛長庚·金丹賦】藥材觔兩。○按前漢貨殖傳本作斤,从斤爲正。
角長皃。从角爿聲。士角切
(?)角長皃。按此字見於經史者皆譌爲觕。從牛角。公羊傳曰。觕者曰侵。精者曰伐。何曰觕、麤也。公羊隱元年注曰。用心尚麤觕。漢藝文志曰。庶得麤觕。以麤觕連文。則觕非麤字也。麤觕若今人曰粗糙。雙聲字也。?從爿聲。古葢讀如倉。轉寫譌其形作觕。其音讀才古反。又或讀七奴反矣。其義則本訓角長。引伸之爲鹵莽之意。因之觕與精爲對文。月令。其器高以粗。吕覽粗作觕。从角。廣韵。觕徂古切。牛角直下也。於本義近。爿聲。集韵曰。獸角長曰䚘。或作觕。鋤庚切。於本音近。讀若粗?。?衍字。讀若粗則徂古切。經典釋文所由才古反也。今字別觕?爲二。?音士角切。
国际音标 tɕin˥ 日语读音 SUJI韩语罗马 KUN现代韩语 근
客家话 [海陆腔] gin1 kin5 [宝安腔]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kin5 [客英字典] gin1 [客语拼音字汇] gan1 gin1 guan1粤语 ga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