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座,二十八宿之一。
- 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 同“嘴”。
英语 beak
德语 Öffnung, Schnabel (einer Teekanne) (S),Mund; Maul; Schnauze; Schnabel (S)
法语 bouche
详细字义
◎ 觜 zī
〈名〉
(1) 即觜宿 [the 21st Chinese zodiacal constellation]。二十八宿之一,有觜[宿]一、(猎户座λ)觜[宿]二、(猎户座φ 1 )和觜[宿]三、(猎户座φ 2 )三颗星。如:觜觽(星座名。“觜宿”的早期名称);觜陬(十二星次之一)
(2) 另见 zuǐ
基本词义
◎ 觜 zuǐ
〈名〉
(1) 猫头鹰类头上的毛角 [horn-like hair on the owl-head]
段玉裁注:“角觜,萑下云:‘毛角’是也。毛角,头上毛似角者也。”
(2) 鸟嘴 [beak]
裂膆破觜。——潘岳《射雉赋》
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文选·张衡·东京赋》
觜銛剑戟,爪握刀锥。——唐· 李白《壁画苍鹰赞》
(3) 又如:觜吻(某些动物头部向前突出的部分,包括嘴、鼻子等);觜距(鸟的喙和爪。比喻捍卫的武力,亦即摧毁敌人的武器)
(4) 后用以指人的口,字亦作“嘴” [mouth]
覆背腾其喉唇,武人历其觜吻。——《南齐书·刘休传》
(5) 形状或作用像嘴的东西
以绵幂铛觜瓶口,泻著瓶中。——《齐民要术》
(6) 口吻 [note;tone]。如:觜吻(指说话的口气)
词性变化
◎ 觜 zuǐ
〈动〉
(1) 啄 [peck]
无声细下飞啐雪,有骨已剁觜春葱。——《杜甫语》
(2) 龇,露[牙] [bare (teeth)]
獠牙觜出赛银钉。——《西游记》
(3) 另见 zī
猫头鹰头上的毛角。《说文解字·角部》:「觜,鸱旧头上角觜也。」
星座名。二十八星宿之一。为白虎七宿的第六宿,有三颗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参为白虎……,小三星隅置,曰觜觿,为虎首。」
鸟嘴。《广韵·上声·纸韵》:「觜,喙也。」《文选·张衡·东京赋》:「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三国吴·薛综·注:「喻七雄为斗鸡,利喙长距者,终擅一长也。」唐·李白〈壁画苍鹰赞〉:「觜铦剑戟,爪握刀锥。」通「嘴」。
泛指人、兽或器物的口。《南齐书·卷三四·刘休传》:「覆背腾其喉唇,武人厉其觜吻。」《元史·卷七九·舆服志二》:「水瓶,制如汤瓶,有盖,有提,有觜,银为之,涂以黄金。」通「嘴」。
【唐韻】【集韻】?遵爲切,醉平聲。【說文】鴟舊頭上角觜也。
又星名。觜觿,西方宿也。【禮·月令】仲秋之月,日在角,旦觜觿中。【史記·天官書】觜觿,虎首,主葆旅事。
又次名。娵觜,室壁之次也。【爾雅·釋天】娵觜之口,營室東壁也。通作訾。【左傳·襄三十年】歲在娵訾之口。
又【類篇】龜屬。觜觿,與蟕蠵同。【後漢·文苑傳杜篤論都賦】甲瑇瑁,戕觜觿。【註】觜觿,大龜也。【集韻】或作?。
又【廣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移切【正韻】津私切,?音貲。
又【唐韻】胏宜切【集韻】津垂切,?音厜。義
?同。
又【唐韻】【韻會】【正韻】卽委切【集韻】祖委切,?厜上聲。義同。
又【廣韻】喙也。【南齊書·劉休傳】武人厲其觜吻。【潘岳·射雉賦】列膆破觜。 【集韻】或作?嘴
?。
?原从㭰作。
又?、㭰,同。
鴟舊頭上角觜也。一曰觜觿也。从角此聲。遵爲切
(觜)鴟舊頭上角觜也。角觜、萑下云毛角是也。毛角、頭上毛有似角者也。觜猶?、銳詞也。毛角銳。凡羽族之咮銳。故鳥咮曰觜。俗語因之凡口皆曰觜。其實本鳥毛角之偁也。鳥口之觜。廣雅作?。郭爾雅注云。山鵲?脚赤。葉抄釋文不誤。一曰觜、逗。觿也。別一義。从角。此聲。按當子髓遵爲二切。十五十六部。
国际音标 tsɿ˥; tsuei˨˩˦ 唐代读音 tziuɛ̌日语读音 KUCHIBASHI韩语罗马 CA CHWI现代韩语 자
客家话 [海陆腔] zui1 [客英字典] zui3 [台湾四县腔] zui1 [梅县腔] zui1粤语 zeoi2 zi1
近代音 精母 支思韻 平聲陰 髭小空;精母 齊微韻 上聲 觜小空;中古音 精母 支韻 平聲 貲小韻 即移切 三等 開口;精母 支韻 平聲 厜小韻 ?宜切 三等 合口;精母 紙韻 上聲 觜小韻 即委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齊部 ;精母 齊部 ;王力系统:精母 支部 ;精母 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