媿

媿
拼音 [kuì]
部首 总笔画 12
笔顺 フノ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フ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5ABF
基本字义
  1. 同“”。《説文•女部》:“媿,慙也。”
  1. 同“醜”。《集韻•有韻》:“醜,古作媿。
  2. 姓。《集韻•有韻》:“媿,姓。”
英文翻译

英语 ashamed, conscience-stricken

德语 beschämt (Adj)

法语 honteux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媿 kuì

〈动〉

(1) 惭愧。后作“愧” [feel ashamed]

媿,惭也。从女,鬼声。——《说文》

所以媿厉之也。——《礼记·聘礼》

永媿乎道德。——《庄子·骈拇》

众人媿之。——《荀子·儒效》

又如:媿切(使之深深地感到惭愧);媿色(惭愧的神色);媿佩(对人佩服,自愧不如);媿怍(惭愧);媿赧(因惭愧而面红耳赤)

(2) 羞辱 [humiliate]

媿,耻也。——《广雅》

大夫始谋曰:“昔者 夫差不顾义而媿吾王。”—— · 袁康《越绝书》

(3) 感谢 [thank]

臣常媿其长者,思有以报。——《新唐书》

心摇只待东方晓,长媿寒鸡第一声。——· 陆龟蒙《自遣》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愧 」的異體字。

康熙字典
【丑集下】【女】媿·康熙筆画:13 ·部外筆画:10

【廣韻】俱位切【集韻】【韻會】基位切。?同愧。或作謉䁛。詳愧字註。

又【集韻】醜古作媿。註詳酉部十畫。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慙也。从女鬼聲。愧,媿或从恥省。俱位切

『說文解字注』

(媿)慙也。慙下曰:媿也。二篆爲轉注,亦考老之例。从女。鬼聲。俱位切。十五部。按此亦形聲中有會意。


(愧)媿或从恥省。按卽謂从心可也。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ʰuei˥˧ 日语读音 HAJIRU HAZUKASHIMERU TOGAMERU韩语罗马 KOY现代韩语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wui3 [台湾四县腔] kui3 [海陆腔] kui3粤语 kwai3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至韻 去聲 媿小韻 俱位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灰部 ;王力系统:見母 微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