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á]
部首 总笔画 12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ノ丶一丨フ一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7B54
基本字义
  1. 回话,回复:回~。对~。~辩。~复。~案。对~如流。
  2.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huán )报别人:报~。~报。
  1. 义同(dá),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英文翻译

英语 answer, reply; return; assent to

德语 Antwort (S)​,antworten (V)

法语 adresser la parole,répondre à un salut,faire attention à,s'occuper de,répondre,rendre,payer de retou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1) ——义同“答”( ),专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2) 另见

基本词义

〈动〉

(1) (形声。从竹,合声。①本义:以竹补篱。②答谢,报答)

(2) 回话;应对 [reply;answer]

听言则答。——《诗·小雅·雨无止》

既发则答君而俟。——《仪礼·乡射礼记》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以来。具答之。——陶潜《桃花源记》

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乐府诗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渔歌互答。——· 范仲淹《岳阳楼记》

皆缄口不答。——·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又如:应答如流;答教(预先写好的准备答问的书面文字);答言(用言语回答);答语(回答的话;应对的话)

(3) 报礼;报答。引申为酬答 [reciprocate(another's kindness,favor,etc.)]

适不答兹谓不次。——《仪礼·五行志》。注:“报也。”

因厚赂单于,答(报答)其善意。——《汉书·李广苏建传》

又如:答施(报答恩惠);答效(报效;为报答恩德而为对方尽力)

词性变化

〈形〉

(1) 粗厚 [coarse and thick]

如:答布(粗厚的布)

(2) 另见

常用词组
答白,答茬儿,答腔,答讪,答声,答言,答应,答允,答嘴,答案,答拜,答辩,答词,答非所问,答复,答话,答访,答卷,答卷,答礼,答数,答问,答谢,答疑
國語辭典
  1. 應對、回覆別人的問題。如:「回」、「答覆」、「笑而不」。

  2. 接受他人的恩惠而加以回報。如:「報」、「答謝」。

  1. 應允、對答。如:「答應」。

  2. 理睬、打招呼。如:「答理」。

  1. 參見「[[答]]」條。

  1. 姓。如古代有陶邑大夫答子,為答姓之始。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答·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古文〕畣畗【廣韻】都合切【集韻】【韻會】【正韻】得合切,?音溚。【篇海】竹䇱也。

又當也,報也,合也。【禮·儒行】上答之,不敢以疑。上不答,不敢以諂。【註】答之,謂應用其言也。

又【前漢·貨殖傳】答布、皮革千石。【註】答布,麤厚之布也。答者,厚重之貌。

又水名。【水經注】婁?之山,波水出于其隂,謂之百答水。

又答祿,複姓。明答祿奕權,官翰林典籍,預修洪武《正韻》。

又【爾雅·釋言】答,然也。 【廣韻】亦作荅。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小尗也。从艸合聲。都合切

《說文解字注》

(荅)小尗也。禮注有麻荅。廣雅云:小豆荅也。叚借爲酬荅。从艸合聲。都合切。七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ɑ˧˥; tɑ˥ 唐代读音 *dop日语读音 KOTAERU KOTAE韩语罗马 TAP现代韩语越南语 đáp

客家话 [客英字典] dap7 [陆丰腔] dap7 [宝安腔] dap7 [台湾四县腔] dap7 [梅县腔] dap7 [沙头角腔] dap7 [客语拼音字汇] dab5 [海陆腔] dap7 [东莞腔] dap7粤语 daap3

近代音 中古音 端母 合韻 入聲 答小韻 都合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合部 ;端母 合部 ;王力系统:端母 緝部 ;端母 緝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