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草。
-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上蔡县、新蔡县一带。
- 占卜用的大龟:蓍~。
- 杀,减:“三百里夷,二百里~”。
- 姓。
英语 surname; species of tortoise
德语 Cai (Eig, Fam)
法语 (nom de famille)
详细字义
◎ 蔡 cài
〈名〉
(1) (形声,祭声。本义:野草)
(2) 同本义 [wild grass]
蔡,草也。——《说文》
蔡,草莽也。——《楚辞》注
蔡莽螫刺,昆虫毒噬。——左思《魏都赋》
(3) 周代国名,在今河南省上蔡、新蔡等县一带 [Cai state]
文王子 叔度封于汝南上蔡为侯,作乱。 周公放之。其子 蔡仲成王复封至平侯,徙新 蔡,昭侯徙九江下 蔡,战国时灭于 楚。——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4) 占卜用的大龟 [big turtle]
且致大蔡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5) 又如:大蔡(大龟)
(6) 姓
野草。《说文解字·艸部》「蔡」字·清·段玉裁·注:「草生之散乱也。」《文选·左思·魏都赋》:「蔡莽螫剌,昆虫毒噬。」
大龟。《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武仲自邾使告臧贾,且致大蔡焉。」唐·元稹〈芳树〉诗:「清池养神蔡,已复长虾蟆。」
国名。周代诸侯国之一。故址约位于今大陆地区河南省新蔡、上蔡、汝南一带。
姓。如春秋时晋国有蔡墨。
流放、放逐。《左传·昭公元年》:「周公杀管叔而蔡蔡叔,夫岂不爱,王室故也。」晋·杜预·注:「蔡,放也。」
〔古文〕?【唐韻】倉大切【集韻】【類篇】七蓋切,
?音䌨。【說文】草也。【玉篇】草芥也。草際也。
又【論語】臧文仲居蔡。【何晏註】蔡,國君之守龜,出蔡地,因以爲名焉。
又山名。【書·禹貢】蔡蒙旅平。【疏】蔡,山名。
又【禹貢】二百里蔡。【傳】蔡,法也。法三百里而差?。
又國名。【書·蔡仲之命疏】成王命蔡叔之子踐諸侯之位,作蔡仲之命。
又姓。【史記】蔡澤,古作祭,【左傳】祭仲,【國語】祭公謀父,【後漢書】祭遵俱作蔡。
又【集韻】七曷切,音攃。【前漢·李廣利傳】昧蔡爲宛王。
又桑割切,音薩。放也。【左傳·昭元年】周公殺管叔而蔡蔡叔。【韻會】本作?,言放之若散米。今作蔡。
又【韻補】叶子例切,音祭。【王褒·九懷】水躍兮余旌,繼以兮微蔡。雲旗兮電騖,倏忽兮容裔。
艸也。从艸祭聲。蒼大切
(蔡)艸丯也。丯讀若介。丯字本無。今補。四篇曰。丯、艸蔡也。此曰。蔡、艸丯也。是爲轉注。艸生之散亂也。丯蔡曡韵。猶??。此無丯字。則蔡當爲艸名。不廁此處矣。从艸。祭聲。蒼大切。十五部。
国际音标 tsʰĄi˥˧ 唐代读音 *tsɑ̀i日语读音 AKUTA OTOROERU HERASU韩语罗马 CHAY SAL现代韩语 채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cai5 [梅县腔] cai5 [海陆腔] cai5 [东莞腔] cai5 [客英字典] cai5 [陆丰腔] cai5 [客语拼音字汇] cai4 [宝安腔] cai5粤语 coi3
近代音 清母 皆來韻 去聲 菜小空;中古音 清母 泰韻 去聲 蔡小韻 倉大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曷部 ;王力系统:清母 月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