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ié]
部首 总笔画 15
笔顺 丶ノ一一一ノ丨フ一一ノフノ丶フ
五笔86 UDJN
五笔86 UJQN
统一码 7FAF
基本字义
  1. 公羊,特指骟过的:~羊。摩~。
  2. 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匈奴的一个分支:~族。~鼓。
英文翻译

英语 wether, castrated ram; deer skin

法语 bélier castré,branche des Huns vivant dans le nord de la Chine antiqu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jié

〈名〉

(1) 阉过的公羊。泛指羊 [wether]

(2) 又如:羯膻(羊臊气)

(3) 中国古时的一民族名 [Jie nationality]。源于小月支;曾附属匈奴。魏晋时散居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与汉人杂处,从事农业,受汉族地主奴役,被称为“羯胡”。信奉“胡天”。晋时,羯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为五胡十六国之一。如:羯胡(旧时用以泛称来自北方的外族)

词性变化

jié

〈动〉

阉割 [castrate]

羯鸡,阉鸡也。——· 翟灏《通俗编》

常用词组
羯鼓
國語辭典
  1. 被閹割過的羊。漢·蔡琰〈胡笳十八拍〉:「羯羶為味兮,枉遏我情。」

  2. 中國古代西北的民族之一。為匈奴的別支。魏晉時約分布於今大陸地區山西潞城附近各縣。也稱為「羯胡」。

康熙字典
【未集中】【羊】羯·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9

【廣韻】居竭切【集韻】【韻會】居謁切,?音訐。【說文】羊羖犗也。【急就篇註】羖之犗者爲羯,謂㓺之也。

又【韻會】地名。上党武鄕羯室,晉匈奴別部入居之,後因號爲羯。

又【唐書·西域傳】募勇健者爲柘羯。柘羯,猶中國言戰士也。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羊羖犗也。从羊曷聲。居謁切

『說文解字注』

(羯)羊羖犗也。羊羖當作羖羊。廣雅曰:羖羊犗曰羯。牛部曰:犗者,騬牛也。按小雅:俾出童羖。鄭云:羖羊之性,牝牡有角。則鄭謂羖羊兼有牡牝,與許說殊。疑鄭說卽郭所云。今人便以牂羖名白黑羊也。黑羊則名羖,牝牡皆角,故童羖爲難。白羊則名牂,牝者多無角,故許别言牂羊生角者。从羊曷聲。居謁切。十五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ɛ˧˥ 唐代读音 giæt韩语罗马 KAL现代韩语

客家话 [客英字典] get7 giet7 [海陆腔] giet7 [梅县腔] giet7 [台湾四县腔] giet7 [宝安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giad5粤语 kit3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月韻 入聲 訐小韻 居竭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曷部 ;王力系统:見母 月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