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檢查,察看:~核。~血。~屍。~光。~證。
- 效果,有效果:~方。靈~。應~。效~。屢試屢~。
- 證信,憑據:何以爲~?
英语 test, examine, inspect; verify
德语 prüfen (V)
法语 contrôler,examiner,vérifier,éprouver,mettre à l'épreuve,essayer,preuve
詳細字義
◎ 驗
驗、騐 yàn
〈名〉
(1) (形聲。从馬。僉( jiǎn)聲。本義:馬名)
(2) 同本義 [horse’s name]
驗,馬名。——《說文》
(3) 證據;憑證 [proof]
何以爲驗。——《史記·晉世家》
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史記·商君列傳》
又如:驗左(佐證;證據)
(4) 效驗,靈驗 [produce the expected result;prove effective]
自然之驗。——《史記·貨殖列傳》
又如:驗方(有效驗的藥方);明效大驗(極爲顯著的效驗)
(5) 徵象;徵兆 [omen]
黃爲物熟驗,白爲人老效。——《論衡》
詞性變化
◎ 驗
驗 yàn
〈動〉
(1) 檢查;檢驗 [examine;check;test]
亦驗其辭於正前。——《戰國策·齊策》
驗之以理。——《呂氏春秋·填行論》
驗之以事(用事實驗證它)。——《後漢書·張衡傳》
欲驗之,但取蘆菔、地黃輩觀(驗:檢驗,證明)。——宋· 沈括《夢溪筆談》
歷驗各種僵石。——[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又如:驗煤;驗金;驗護照;驗數(查數);驗復(複查);驗實(檢查覈實);驗試(檢查試驗);驗解(查實後解送);驗票(查單據、票證)
(2) 試驗 [test]
趙高欲爲亂,恐羣臣不聽,乃先設驗。——《史記·秦始皇本紀》
常用詞組
憑證、證據。《韓非子·顯學》:「無參驗而必之者,愚也;弗能必而據之者,誣也。」《史記·卷六八·商君傳》:「商君之法,舍人無驗者坐之。」
預期的效果,或與預言相合的事實。如:「效驗」。《淮南子·主術》:「驗在近而求 之遠,故弗得也。」《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傳》:「表說水旱小事,往往有驗。」
病徵。《列子·湯問》:「二人曰:『願先聞其驗。』」
察看、檢查。如:「驗血」、「驗屍」。唐·柳宗元〈種樹郭橐駝傳〉:「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審核、證實。《呂氏春秋·審分覽·知度》:「有職者,安其職不聽其議;無職者,責其實以驗其辭。」
結果與所預言相合。如:「應驗」、「屢試屢驗」。
【唐韻】【集韻】【韻會】?魚窆切,黏去聲。【玉篇】馬名也。
又證也,效也。【史記·晉世家】獻公曰:何以爲驗。荀息對曰:使死者復生,生者不慙,爲之驗。
又考視也。【前漢·楊惲傳】惲下廷尉,于定國考問,左驗明白。【註】左,證左也。言當時在其左右見此事者也。
又【前漢·平帝詔】其當驗者,卽驗問。【註】就其所居而問。 俗作騐驗,非。
馬名。从馬僉聲。魚窆切
(驗)馬名。今用爲譣字,證也,徵也,效也。不知其何自始。驗行而譣廢矣。从馬僉聲。魚窆切。七部。
国际音标 jĄn˥˧ 日语读音 AKASHI TAMESU SHIRUSHI韩语罗马 HEM现代韩语 험越南语 nghiệm
客家话 [海陆腔] ngiam6 [宝安腔] ngiam3 [沙头角腔] niam5 [客英字典] ngiam5 [客语拼音字汇] ngiam4 [梅县腔] ngiam5 [台湾四县腔] ngiam5粤语 jim6
近代音 影母 廉纖韻 去声 艷小空;中古音 疑母 豔韻 去聲 驗小韻 魚窆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添部 ;王力系统:疑母 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