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砚”。
英语 inkstone
德语 Tuschstein (auf dem die Tusche angerieben wird) (S),Yan (Eig, Fam)
法语 encrier chinois
磨墨的用具,通常用石头制成。如:「砚台」。宋·苏轼〈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诗三首之一:「我生无田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
有同学情谊的。如:「砚兄」、「砚友」。
【唐韻】吾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倪甸切,?音
?。【釋名】硯,硏也,硏墨使和濡也。【說文】石滑也。【長箋】滑訓利,利猶厲也,與硏摩同義。【文房四譜】黃帝得玉一紐,治爲墨篆,曰帝鴻氏之硯。【周武王·硯銘】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讒言無得汙白。
又姓。【元文類】國子監司業硯彌堅。
又【字彙補】古典切,音蹇。濡石也。 【正字通】說文硏硯音義俱分,今俗合爲一。
石滑也。从石見聲。五甸切
(硯)石滑也。謂石性滑利也。江賦曰。綠苔鬖髿乎硏上。李注。硏與硯同。按字之本義謂石滑不澁。今人硏墨者曰硯。其引伸之義也。从石。見聲。五甸切。十四部。
国际音标 jĄn˥˧ 唐代读音 ngèn日语读音 SUZURI韩语罗马 YEN现代韩语 연越南语 khố nghiền
客家话 [客英字典] ngan5 jen5 jan5 [海陆腔] ngan5 ren5 [梅县腔] jan5 ngan5 [台湾四县腔] ngan5 jen5 [东莞腔] gan3 [陆丰腔] jan5 [宝安腔] ngan3 jen5 [沙头角腔] ngan5 [客语拼音字汇] yan4粤语 jin6
近代音 影母 先天韻 去聲 硯小空;中古音 疑母 霰韻 去聲 硯小韻 吾甸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疑母 寒部 ;王力系统:疑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