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lì]
部首 总笔画 9
笔顺 一丨丨フノフノフノ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8318
基本字义
  1. 同“”。《干禄字書•去聲》:“茘”,“荔”的俗字。
英文翻译

英语 a scallion, small onion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茘·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6

【唐韻】【集韻】?力智切,音麗。【說文】草也,似蒲而小,根可作刷。【禮·月令】荔挺出。【註】馬䪥也。

又【屈原·離騷】貫薜荔之落蘂。【註】薜荔,香草也。

又【山海經】小華之山,其草有萆荔,狀如烏韭而生于石上。

又宮名。【三輔黃圖】扶荔宮,在上林苑中。

又國名。【史記·六國年表】秦伐大荔。【括地志】今朝邑縣東,故王城,卽大荔王城。

又姓。【通志·氏族略】有荔菲氏,隋荔菲雄。

又荔枝,樹名。【南方草木狀】荔枝,樹高五六丈,靑花朱實,實大如雞子。【西京雜記】尉佗獻高祖鮫魚荔枝。【左思·蜀都賦】側生荔支。

又荔浦,地名。【前漢·地理志】蒼梧郡荔浦。

又通離。【司馬相如·上林賦】荅遝荔支。【干祿字書】離支,俗作荔枝。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艸也。似蒲而小,根可作㕞。从艸劦聲。郎計切

《說文解字注》

(荔)艸也,佀蒲而小,根可作刷。月令:十一月,荔挺出。鄭云:荔挺,馬薤也。鄭以荔挺爲艸名。蔡邕章句云:荔佀挺。高注吕覽云:荔艸挺出。則以挺下屬。歙程氏瑶田曰:荔,今北方束其根以刮鍋,李時珍以馬帚之荓當之,誤也。按刷各本作㕞,今依顏氏家訓正。上文曰䓛,刷也。从艸劦聲。郞計切。十五部。籒文作?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i˥˧ 日语读音 OONIRA

客家话 [海陆腔] li6 [客英字典] li5 [台湾四县腔] li5 [陆丰腔] li6粤语 lai6潮州话 li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