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涣”。
英语 scatter; scattered, dispersed
德语 ausbreiten, ausdehnen (V),ausufern (eines Flusses), über die Ufer treten
法语 se disperser,se dissiper,répandre,disparaître
离散、分散。《诗经·周颂·访落》:「将予就之,继犹判涣。」南朝陈·徐陵〈陈文皇帝哀册文〉:「九夷百越,雷随风涣,北俘昆邪,西戡伊靬。」
散漫。如:「军心涣散」。
水流盛大的样子。《诗经·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
盛大。唐·柳宗元〈代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涣发大号,申明旧章。」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坎(☵)下巽(☴)上。象风行于水上,波涛激动,散难释险之义。
【唐韻】呼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音喚。水名。【水經注】渠水東南流逕開封縣,睢渙二水出焉。
又卦名。【易·正義】渙者,散釋之名。大德之人,建功立業。散難釋險,故謂之渙。【詩·周頌】繼猶判渙。
又渙渙,水盛貌。【詩·鄭風】溱與洧方渙渙兮。
又渙爛,文章貌。【後漢·延篤傳】渙爛兮其溢目。
又【廣韻】呼會切【集韻】呼外切,?音翽。義同。
流?也。从水奐聲。呼貫切
(渙)?流也。各本作流散。今正。分散之流也。毛詩曰。渙渙、春水盛也。周易曰。風行水上渙。又曰。說而後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从水。奐聲。呼貫切。十四部。
国际音标 xuan˥˧ 日语读音 AKIRAKA韩语罗马 HWAN现代韩语 환
客家话 [海陆腔] fon5 fan5 [梅县腔] fon5 [陆丰腔] fon5 [东莞腔] won3 [台湾四县腔] fon5 fan5 [客语拼音字汇] fon4 [客英字典] fon5 fan5 [宝安腔] fon3粤语 wun6
近代音 曉母 桓歡韻 去聲 喚小空;中古音 曉母 泰韻 去聲 ?小韻 呼會切 一等 合口;曉母 換韻 去聲 喚小韻 火貫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寒部 ;王力系统:曉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