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腿或脚有病,走路时身体不平衡,瘸:~脚。~子。~行。~鳖千里(喻本身条件再差,只要不懈努力,终能获得成功)。
英语 lame
法语 boiteux,boiter
详细字义
◎ 跛 bǒ
〈动〉
(1) (形声。从足,皮声。本义:瘸,腿或脚有毛病)同本义 [walk lamely]
跛,行不正也。——《说文》
立毋跛。——《礼记·典礼上》
眇能视,跛能履。——《易·履卦》
此独以跛之故。——《淮南子·人间训》
(2) 又如:跛足(脚残废有病。同跛脚、瘸腿);跛蹇(一脚残废);跛蹩(跛行);跛蹶(失足跌倒)
词性变化
◎ 跛 bǒ
〈名〉
(1) 瘸腿的人 [lame person]
盲跛不能讲,死亡在迟速。——梅尧臣《田家语》
(2) 又如:眇跛(瞎子与瘸子)
脚有残疾,走起来身体歪歪斜斜,不能平衡。如:「跛脚」、「跛子」。《谷梁传·成公十年》:「卫孙良夫跛。」
歪斜、偏倚。《礼记·曲礼上》:「游毋倨,立毋跛。」唐·孔颖达·正义:「跛,偏也,谓挈举一足,一足蹋也。立宜如齐,双足并立不得偏也。」
〔古文〕㝿【唐韻】布火切【集韻】【韻會】【正韻】補火切,?音播。【說文】行不正也。一曰足排之。【篇海】足偏廢。【易·履卦】跛能履。【禮·問喪】跛者不踊。【穀梁傳·成元年】衞孫良夫跛。
又【廣韻】【集韻】【韻會】彼義切【正韻】兵媚切,?音賁。偏任也。【禮·曲禮】立毋跛。【註】跛,偏也。
又【禮器】有司跛倚以臨祭。【註】偏任爲跛,依物爲倚。
又【集韻】滂禾切,音頗。人名。【類篇】楚有薳跛。
行不正也。从足皮聲。一曰足排之。讀若彼。布火切
国际音标 po˨˩˦ 日语读音 CHINBA韩语罗马 PHA PHI现代韩语 파
客家话 [海陆腔] bai1 [bai2] [台湾四县腔] bai1 [bai2] [沙头角腔] bai1 [梅县腔] bai1 [东莞腔] bai1 [客英字典] bai1 bai2 [客语拼音字汇] bai1 [宝安腔] bai1粤语 bai1 bei3 bo2潮州话 po2 [饶平、揭阳、潮阳]pua2
近代音 幫母 歌戈韻 上聲 跛小空;中古音 幫母 果韻 上聲 跛小韻 布火切 一等 合口;幫母 寘韻 去聲 賁小韻 彼義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歌部 ;幫母 歌部 ;王力系统:幫母 歌部 ;幫母 歌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