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 sit cross-legged; back of the foo
德语 Rist (S)
法语 assis en tailleur,pied
详细字义
◎ 趺 fū
名
(1) 同“跗”。脚背 [instep]
摩趺,攘臂以游其间。——欧阳修《送方希则序》
又如:趺踝(脚背和踝骨。指趺坐)
(2) 同“跗” [foot]
(3) 脚
昧爽窗前,双趺独立。——《刻兵略纂闻述》
又如:趺迹(脚)
(4) 山脚
桥在山趺之次,故流颇急。——清· 平云《孤儿记》
(5) 花萼 [calyx]。
如:趺萼(花的萼片)
(6) 足迹 [footmark]
在南安十四年,每执书就明,倚立庭砖,岁久双趺隐然。——《宋史》
(7) 碑下的石座 [base]
趺上不得过四尺。——封演《封氏闻见记·碑碣》
又如:趺坐(石碑底座。也作趺座);趺莲(莲座);螭首龟趺。又指器物的底座。
如:趺架(放置物件的座架)
词性变化
◎ 趺 fū
动
两足交叠而坐 [sit cross-legged on]。
如:跌坐(盘腿而坐);趺足(脚心朝上、脚背朝下盘起腿来);趺跏(双足交叠而坐)
腳背。《北史·卷九○·藝術傳下·馬嗣明傳》:「嗣明為灸兩足趺上各三七壯,便愈。」同「跗 」。
盤腿而坐。宋·蘇軾〈將往終南和子由見寄〉詩:「終朝危坐學僧趺,閉門不出閑履鳧。」
【廣韻】甫無切【集韻】風無切,?音膚。【集韻】與跗同。【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註】趺與跗同。【劉禹錫·奚陟
?】螭首龜趺。
又【釋名】拜于丈夫爲趺,趺然屈折下視地也。
又【廣韻】跏趺,大坐也。《婆娑論》:結跏趺坐,是相員滿。
闌足也。从木付聲。甫無切
(柎)闌足也。柎蒙上文木?言之。阑字恐有誤。韵會本闌作鄂。柎跗正俗字也。凡器之足皆曰柎。小雅:鄂不??。傳云:鄂猶鄂鄂然,言外發也。箋云:承華者曰鄂。不當作柎。柎,鄂足也。鄂足得華之光明則??然盛。古聲不柎同。箋意鄂承華者也,柎又在鄂之下,以華與鄂喻兄弟相依。郭璞云:江東呼草木子房爲柎。草木子房如石橊房,蓮房之類,與花下鄂一理也。從木付聲。甫無切。四部。
国际音标 fu˥ 日语读音 ASHI韩语罗马 PWU现代韩语 부
客家话 [客英字典] fu1 [海陆腔] fu1 [台湾四县腔] fu1 [梅县腔] fu1粤语 fu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