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ī]
部首 总笔画 16
笔顺 一丨一一一フ丶ノノノ丨一丨一ノフ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9AED
基本字义

     ◎ 嘴上边的胡子:~须。

英文翻译

英语 mustache

德语 Schnurrbart (S)

法语 moustache,(beauté,mine,tenue,disposition)​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嘴唇上边的短须 [moustache]

頾,口上毛也。从须,此声。——《说文》。字亦作髭。

至于灵王,生而有髭。——《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下担捋髭须。——《乐府诗集·陌上桑》

微髭。——· 邵长蘅《青门剩稿》

(2) 又如:髭发(口上毛叫髭,头上毛叫发)

常用词组
髭毛儿,髭须
國語辭典
  1. 嘴唇上边的短须。如:「髭须」、「胡」。《玉篇·髟部》:「,口上须。」五代十国南唐·李煜〈病中感怀〉诗:「夜鼎唯煎药,朝半染霜。」

  1. 毛发直竖张散的样子。参见「髭髭著 」条。

康熙字典
【亥集上】【髟】髭·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5

【唐韻】卽移切【集韻】【韻會】將支切,?音貲。【說文】本作頿。口上須也。【註】今俗別作髭,非是。【釋名】髭,姿也。爲姿容之美也。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口上須也。从須此聲。即移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髭,非是。

『說文解字注』

(頿)口上須也。在口上、在頰亦得名須。而正名百物則曰頾、曰?。左傳曰。至於靈王。生而有頾。是爲頾王。釋名曰。髭、姿也。爲姿容之美也。从須。此聲。卽移切。十五十六部。或作髭。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ɿ˥ 唐代读音 tziɛ日语读音 HIGE韩语罗马 CA现代韩语

客家话 [海陆腔] zih1 [客英字典] zih1 [梅县腔] zii1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宝安腔] zu1 [台湾四县腔] zih1粤语 zi1

近代音 精母 支思韻 平聲陰 髭小空;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齊部 ;王力系统:精母 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