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kào]
部首 总笔画 14
笔顺 ノフ一一丶一丨フ一丨フ丨フ一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4427
基本字义
  1. 同“?(犒)”。犒劳。《集韻•号韻》:“?,餉也。或作䐧。”
  1. 同“?”。肉羹。章炳麟《新方言•釋器》:“《説文》:‘?,肉羹也。’字亦作䐧。”
英文翻译

英语 (same as 犒) to reward or cheer troops with food, money, gifts, etc., (same as 臛) meat broth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䐧·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集韻】同犒。

又香氣也。【釋名】䐧,蒿也,香氣蒿蒿也。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木枯也。从木高聲。苦浩切

《說文解字注》

(槀)木枯也。枯槀,禾稾字古皆高在上。今字高在右。非也。凡潤其枯槀曰槀,如慰其勞苦曰勞,以膏潤物曰膏。尚書槀飫,周禮槀人,小行人若國師役則令槀禬之,義皆如是。鄭司農以漢字通之。於槀人曰:槀讀爲犒師之犒。主穴食者,故謂之犒。於小行人曰:槀當爲犒,謂犒師也。葢漢時盛行犒字,故大鄭以今字易古字,此漢人釋經之法也。左傳、國語皆有犒字。左傳服注曰:以師枯槀,故饋之飲食。韋注國語曰:犒,勞也。計左、國皆本作槀,今本作犒者,亦漢人所改。如牛人、軍事?其犒牛,此必後鄭從大鄭所易也。小行人經文從大鄭易爲犒,而注之曰:故書犒作槀。今本則譌舛難讀矣。何注公羊曰:牛酒曰犒。高注淮南曰:酒肉曰餉,牛羊曰犒。漢㡿彰長碑又作勞?。許不錄犒?字者,許以槀爲正字,不取俗字也。從木高聲。苦浩切。二部。鄭箋詩讀橋爲槀。

音韵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