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hāi]
部首 总笔画 16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ノ丨フ一フ一一丨フ丨
五笔86 TWNH
五笔86 TTNH
统一码 7BE9
基本字义
  1. 用竹子或金屬等做成的一種有孔的器具,可以把細東西漏下去,粗的留下,稱“篩子”。
  2. 用篩子過東西:~米。~析。~選。
  3. 斟酒,熱酒:~酒。
  4. 敲:~鑼。
英文翻译

英语 sieve, filter, screen; sift

德语 Sieb (S, Agrar)​,durchsieben (V)​,filtern (V)​,sichten, sieben (V)

法语 tamiser,cribler,tamis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一种有密孔的竹器,可将粗细不同的颗粒分离。明·张自烈《正字通·竹部》:「,竹器,有孔以下物,去粗取细。」唐·李洞〈喜鸾公自蜀归〉诗:「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也称为「筛子」。

  1. 用筛子过滤东西。如:「米」。《汉书·卷五一·贾山传》:「县石铸钟虡,土筑阿房之宫。」

  2. 从孔隙中透过或漏下。多指风、光线等。如:「月光从竹帘外进来。」宋·范成大〈惊蛰家人子辈为易疏帘〉诗:「幽蛰夜惊雷奋地,小窗朝爽日帘。」

  3. 洒、落。《董西厢·卷七》:「况是暮春天色,落红万点,风儿细细,雨儿微。」《西游记·第八三回》:「棒举一天寒雾漫,剑迎满地黑尘。」

  4. 斟酒、倒酒。《警世通言·卷一九·崔衙内白鹞招妖》:「衙内见下酒色红,心中早惊:『如何恁地红!』」

  5. 温酒。如:「把酒再喝!」《红楼梦·第六三回》:「两个老婆子蹲在外面火盆上筛酒。」

  6. 敲打。如:「了几下锣。」《水浒传·第四八回》:「宋江又教小喽啰筛锣,聚拢众好汉,且战且走。」

  7. 妄言、胡言乱语。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二三出》:「则你那小鬼头胡乱,俺判官头何处买?」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篩·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10

【廣韻】疏夷切【集韻】【韻會】霜夷切【正韻】申之切,?音師。竹名。【神異經】篩竹,一名太極,長百尺,圍二丈五六尺,南方以爲船。

又竹器。有孔以下物,去麤取細。【前漢·賈山傳】篩土築阿房之宮。【師古註】篩以竹簁爲之。

又【玉篇】所街切【篇海】山皆切,?灑平聲。可以除麤去細。 【正韻】亦作簁、籭。

说文解字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Ąi˥ 日语读音 FURUI韩语罗马 SA现代韩语越南语 rây

客家话 [宝安腔] si1 [沙头角腔] si1 [东莞腔] si1 [陆丰腔] si1 [客英字典] si1 ce1 [海陆腔] si1 [chi1] che2 sai1 [梅县腔] si1 [台湾四县腔] si1 [ci1] ce2 sai1 [客语拼音字汇] qi1 xi1粤语 sai1潮州话 ta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