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切的肉:~鯉。~炙人口(喻詩文或事物受人歡迎,被人傳誦)。
英语 minced meat or fish
德语 in kleine Stücke geschnittenes Fleisch; das Hackfleisch (S)
法语 hachis
切细的肉丝。《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唐·韩愈〈与崔群书〉:「至于稻也,粱也,脍也,炙也,岂闻有不嗜者哉!」
切割。《诗经·小雅·六月》:「饮御诸友,炰鳖脍鲤。」《庄子·盗跖》:「盗跖乃方休卒徒大山之阳,脍人肝而?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說文】細切肉也。【玉篇】肉細切者爲膾。【釋名】膾,會也。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禮·曲禮】膾炙處外。
又【博雅】膾,割也。
又【廣韻】魚膾。【詩·小雅】炰龞膾鯉。
又【韻會】國名。堯欲伐宗膾。宗膾,小蕃國。 【集韻】或从魚。鱠。
細切肉也。从肉會聲。古外切
(膾)細切肉也。所謂先藿葉切之、復報切之也。報者、俗語云急報。凡細切者必疾速下刀。少儀注云。報讀爲赴疾之赴。拔赴皆疾也。从肉。會聲。古外切。十五部。
国际音标 kʰuai˥˧ 唐代读音 guɑ̀i日语读音 NAMASU韩语罗马 HOY现代韩语 회越南语 gỏi
客家话 [海陆腔] kwai5 [客英字典] kwai5 [台湾四县腔] kwai5 [梅县腔] kwai5 [客语拼音字汇] kui4 [宝安腔] kai5粤语 kui2潮州话 guai3
近代音 見母 齊微韻 去聲 貴小空;中古音 見母 泰韻 去聲 儈小韻 古外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曷部 ;王力系统:見母 月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