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缕”。
英语 thread; detailed, precise
德语 Faden (S),Gewinde (S)
法语 filet
线、麻线。《说文解字·糸部》:「缕,线也。」《孟子·滕文公上》:「麻缕丝絮轻重同,则贾相若。」宋·苏轼〈赤壁赋〉:「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量词。计算纤细条状物的单位。如:「一缕头发」、「一缕炊烟」。《红楼梦·第一八回》:「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刺绣。唐·白居易〈绣观音菩萨赞·序〉:「纫针缕彩,络金缀珠。」《水浒传·第九六回》:「星冠攒玉,鹤氅缕金。」
详细的。如:「缕析」、「缕述」。《文选·枚乘·七发》:「虽有心略辞给,固未能缕形其所由然也。」
【廣韻】力主切【集韻】【韻會】隴主切,?音僂。【說文】綫也。【廣韻】絲縷。【周禮·天官】典枲掌布緦縷紵之麻草之物。【孟子】有布縷之征。【楚辭·招魂】秦篝齊縷。
又覼縷。委曲也。【柳宗元·寄許孟容書】雖欲秉筆覼縷。
又結縷,草名。【爾雅·釋草】傅橫目。【註】一名結縷,俗謂之鼓箏草。
又【集韻】郞侯切,音婁。褸或作縷。【玉篇】貧無衣,醜弊也。【小爾雅】布褐而紩之,謂藍縷。【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藍縷,敝衣。【類篇】褸或作縷。
綫也。从糸婁聲。力主切
(縷)綫也。此本謂布縷。引申之絲亦名縷。从糸。婁聲。力主切。古音在四部。
唐代读音 liǒ日语读音 ITO韩语罗马 LWU现代韩语 누 루越南语 lụa
客家话 [海陆腔] leu3 [客英字典] leu3 [台湾四县腔] leu3 [宝安腔] liu3 | liu1 [东莞腔] lui3 [客语拼音字汇] leu3 li3 [梅县腔] leu3粤语 lau5 leoi5
近代音 來母 魚模韻 上聲 呂小空;中古音 來母 麌韻 上聲 縷小韻 力主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侯部 ;王力系统:來母 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