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zhòu]
部首 总笔画 21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一丨一一丨丨一フフ一丨フ一丨一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7C52
基本字义

     ◎ 古同“”。

英文翻译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籒·康熙筆画:21 ·部外筆画:15

【廣韻】【韻會】【正韻】直又切【集韻】直祐切,?音胄。史籒,周宣王太史名,造大篆。【法書攷】籒文者,史籒所作也,與古文大篆小異,後人以名稱書,謂之籒文。《七略》曰:卽周時史官敎學童書也,與孔壁古文異體,卽奇字也。其跡則《石鼓文》存焉。【學古編】李斯旣作小篆,遂以籒文爲大篆。

又【說文】讀書也。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讀書也。从竹㩅聲。《春秋傳》曰“卜籒”云。直又切〖注〗卜籒,占卜認讀。

『說文解字注』

(籒)讀書也。言部曰。讀籒書也。敘目曰。尉律學僮十七巳上始試。諷籒書九千字。乃得爲吏。試字句絕。諷籒連文。謂諷誦而抽繹之。滿九千字皆得六書之恉。乃得爲吏也。此籒字之本義。經傳尟用。周宣王時大史以爲名。因以名所箸大篆曰籒文。迄今學者絕少知其本義者。故於讀下籒書改爲誦書。於敘目釋爲籒文九千字。重悂貤繆。可勝嘆哉。毛傳曰。讀抽也。方言曰抽、讀也。抽皆籒之假借。籒者抽也。讀者、續也。抽引其緒相續而不竆也。亦假紬字爲之。大史公自序。紬史記石室金匱之書。如淳云。抽徹舊書故事而次述之也。亦借繇字爲之。春秋傳⺊筮繇辭。今皆作繇。又俗作?。據許則作籒。服䖍曰。繇、抽也。抽出吉凶。从竹。㩅聲。此形聲包會意。直又切。三部。春秋傳曰。⺊籒云。左傳⺊筮皆云繇。此言⺊以該筮也。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ou˥˧ 日语读音 YOMU韩语罗马 CWU现代韩语

客家话 [海陆腔] liu5 chiu1 [梅县腔] chu5 chiu5 [台湾四县腔] liu5 cu1 [客英字典] zhiu5 lu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