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方形,叶椭圆形,有锯齿,开白色小花,种子通称“苏子”,可榨油;嫩叶可食。亦称“白苏”。
- 柔,软弱:~弱。~染(柔弱的样子)。色厉内~。
- 古同“戎”、“壬”,大。
英语 beans; soft, pliable; herb
法语 souple,faible
详细字义
◎ 荏 rěn
〈名〉
(1) (形声。从艸,任声。本义:植物名,即白苏。一年生草本,有芳香)
(2) 同本义 [common perilla]
(3) 又如:荏油(用荏草籽实所榨的油)
(4) 通“衽”。卧席 [sleeping mat]
文公弁荏席。——《淮南子·说山》
词性变化
◎ 荏 rěn
〈形〉
(1) 柔弱;怯弱 [weak;timid and weak-willed]
内荏。——《汉书·翟方进传》。注:“屈桡也。”
色厉而内荏。——《论语·阳货》
谌荏弱而难持!——《楚辞·九章·哀郢》
(2) 又如:荏染(柔弱的样子)
(3) 大的 [big]
艺之荏菽。——《诗·大雅·生民》
(4) 又如:荏菽(大豆)
植物名。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叶对生,卵形或圆形,边缘有粗锯齿,叶柄密被白毛。总状花序腋生兼顶生,秋开白花。种子可榨油,为工业原料。俗称为「白苏」。也称为「荏胡麻」。
柔弱、怯懦。《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唐韻】如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甚切,?音稔。【詩·大雅】荏菽斾斾。【傳】荏菽,戎菽也。【箋】大豆也。
又【爾雅·釋草】蘇,桂荏。【揚子·方言】關之東西或謂之蘇,或謂之荏。【後漢·馬融傳】桂荏、鳧葵。【本草】荏子可壓油。【益都方物略記】每歲荏且熟,則荏雀羣至食其實。
又柔也。【詩·小雅】荏染柔木。【傳】荏染,柔意也。【論語】色厲而內荏。
又【篇海】荏染,猶侵尋也。亦作荏苒。【廣韻】荏苒,展轉也。【魏書·彭城王傳】難違淸挹,荏苒至今。
又地名。【史記·趙世家】敗林人于荏。
桂荏,蘇。从艸任聲。如甚切
(荏)桂荏、逗。蘇也。是之謂轉注。凡轉注有各部互見者。有同部類見者。荏之別義爲荏染。从艸。任聲。如甚切。七部。
国际音标 ʐən˨˩˦ 唐代读音 njǐm日语读音 E韩语罗马 IM现代韩语 임
客家话 [宝安腔] ngim3 [海陆腔] ngim3 [客英字典] ngim5 [台湾四县腔] ngim3 [客语拼音字汇] ngim4粤语 jam5
近代音 日母 侵尋韻 上聲 稔小空;中古音 日母 寢韻 上聲 荏小韻 如甚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泥母 覃部 ;王力系统:日母 侵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