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然:~然大悟。
- 仿佛:~如隔世。~惚。
英语 seemingly; absent-minded
德语 beunruhigte ,undeutlich, unklar
法语 trouble
详细字义
◎ 恍
怳 huǎng
〈形〉
(1) (形声。从心,況省声。字本作怳,亦作慌.本义:狂的样子)
(2) 同本义 [mad]
怳,狂之貌。——《说文》
怳,狂也。——《广雅·释诂四》
临风怳兮浩歌。——《楚辞·少司命》
(3) 又如:恍恍(狂的样子)
(4) 昏瞆不明的样子 [blurred]
追怳忽于地底兮。——《后汉书·张衡传》
精神怳惚。——《神女赋序》。注:“不自觉知之意。”
(5) 又如:恍恍(模模糊糊);恍忽(形貌模糊不清的样子;神智迷乱不定的样子);恍惑(迷惑)
(6) 心神不安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disquieted]
怳若有望而不来。——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注:“失意貌。”
(7) 又如:恍恍(心神不宁的样子);恍惝(失意怅惘);恍怆(失意怅惘的样子);恍然(失意的样子,惆怅的样子)
词性变化
◎ 恍 huǎng
〈副〉
猛然;忽然 [suddenly]
恍惊起而长嗟。——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然后乃敢会众说而折其衷。——朱熹《中庸章句序》
◎ 恍 huǎng
〈动〉
(1) 仿佛;好像 [be like;seem]。如:恍若(仿佛;好像);恍如(仿佛);恍疑(犹仿佛);恍然(仿佛);恍若(仿佛)
(2) 一闪而过 [fleet]
方转过山子,只见迎面有一个人影儿一恍。——《红楼梦》
参见「恍惚 」条。
仿佛、好像。如:「恍如隔世」。宋·苏轼〈满江红·清颍东流〉词:「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红楼梦·第三回》:「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突然、猛然。如:「恍然大悟」。《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秋公听说,心下恍悟道:『恁般说,莫不这位小娘子是神仙下降?』」
【集韻】【韻會】?虎晃切。與慌怳
?同。【老子·道德經】惚兮恍兮。
又【廣韻】古黃切【集韻】姑黃切,?音光。武也。本作僙。通作光。
狂之皃。从心,況省聲。許往切
(怳)狂之皃。廣韵曰。?怳。从心。兄聲。各本作況省聲。乃不知古音者所改。今正。許往切。十部。
国际音标 xuɑŋ˨˩˦ 唐代读音 xuɑ̌ng日语读音 HONOKA UTTORISURU KURAI韩语罗马 HWANG现代韩语 황越南语 hoảng
客家话 [客英字典] fong3 [宝安腔] fong3 [梅县腔] fong3 [海陆腔] fong3 [客语拼音字汇] fong3 [台湾四县腔] fong3粤语 fong2潮州话 何汪2(访)
近代音 曉母 江陽韻 上聲 謊小空;中古音 見母 唐韻 平聲 光小韻 古黃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唐部 ;王力系统:曉母 陽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