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wàn]
部首 总笔画 12
笔顺 ノフ一一丶丶フノフ丶フフ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8155
基本字义
    英文翻译

    英语 wrist

    德语 Handgelenk (S)

    法语 poignet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wàn

    〈名〉

    (1) (形声。从肉,宛声。本义:臂下端与手掌相连可以活动的部分)

    (2) 同本义 [wrist]

    (3) 又如:腕表(手表);腕脱(手腕脱位。形容书写忙迫紧张);腕钏(手镯);腕法(写字用腕的方法);腕头(犹言手上);腕阑(手镯类的饰物)

    (4) 和臂相仿的任何某些突起物 [brachium]

    (5) 海百合的放射线

    (6) 头足类的触手

    (7) 似触手的突起物

    (8) 某些水母脑内的白色带状物

    (9) 构成鳃足类触手冠的任意卷曲的肌肉附肢

    (10) [量词]∶串。用于连贯起来可以绕在手腕上的东西 [string]

    妾身有随身的翠珠囊一枚,更有二十五轮香串一腕,与秀才权为信物。——· 武汉臣《玉壶春》

    (11) 手段;伎俩 [means]

    何功使愿果,尽力输老腕。——· 张雨

    词性变化

    wàn

    〈动〉

    [hold]

    腕,握也。——《集韵》

    常用词组
    腕骨,腕力,腕子,腕足
    國語辭典
    1. 前臂与手掌相连的关节部位。如:「手腕」、「扼腕」。《墨子·大取》:「断指与断腕,利于天下,相若无择也。」也称为「腕子」。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腕·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8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烏貫切,音惋。【說文】本作掔。手掔也。【揚雄曰】掔,握也。【玉篇】手腕也。【釋名】腕,宛也。言可宛屈也。【戰國策】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齒。【嵆康·琴賦】發和顏,攘皓腕。

    又與捥同。《史記·刺客傳》偏袒搤捥而進。索隱捥,古腕字。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也。楊雄曰:“?,握也。”从手?聲。烏貫切

    『說文解字注』

    (?)?也。各本作手掔,今正。?者,手上臂下也。肉部曰:臂者,手上也。肘者,臂節也。又部曰:厷者,臂上也。是則肘以下手以上,渾言之曰臂。析言之,則近手處曰?。士喪禮:設決麗于?。注云:?,手後節中也。云後節中者,肘以上爲前節,則肘以下爲後節。後節之中以上爲臂,則以下爲?也。俗作捥。左傳:涉佗捘衞矦之手及捥。非古字也。从手?聲。依韵會,此四字在此。?見目部。烏貫切。十四部。楊雄曰:?、握也。此葢楊雄倉頡訓纂一篇中語。握者,搤持也。楊說別一義。凡史漢云搤?、扼腕者皆㬪字,言持手游民也。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wĄn˥˧ 唐代读音 quɑ̀n日语读音 UDE KAINA韩语罗马 WAN现代韩语越南语 oản

    客家话 [海陆腔] won3 wan3 [东莞腔] won3 [台湾四县腔] won3 wan3 [客英字典] von3 van3 [梅县腔] won3 [宝安腔] won3 [客语拼音字汇] von3粤语 wun2

    近代音 影母 寒山韻 去聲 腕小空;影母 桓歡韻 去聲 翫小空;中古音 影母 換韻 去聲 惋小韻 烏貫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寒部 ;王力系统:影母 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