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iān]
部首 总笔画 12
笔顺 一一ノ丨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96C3
基本字义
  1. 同“”。鳥名,即鵁鶄。《集韻•麥韻》:“鳽,鳥名。《爾雅》:‘鳽,鴻龍。’似鳧,高足,毛冠。或从隹。”
  1. 雝渠。鸟名,即鶺鴒。《説文•隹部》:“雃,石鳥,一名雝?,一曰精?。”
  2. 人名用字。《説文•隹部》:“雃,《春秋傳》:‘秦有士雃。’”
英文翻译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戌集中】【隹】雃·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4

【正字通】雃字譌省。

【唐韻】【正韻】苦堅切【集韻】【韻會】輕煙切,?音牽。【說文】石鳥。一名雝?,一名精列,从隹幵聲。

又人名。【左傳·襄九年】秦伯使士雃乞師于楚。【釋文】苦田反。

又【廣韻】俄寒切【集韻】俄干切,?音豻。雃䲽,鳥名。??

又【集韻】丘耕切,音牼。

又倪堅切,音姸。義?同。

又【集韻】逆革切,音虉。同鳽。鵁鶄也。 【集韻】本作鳽。【玉篇】省作雃,非。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石鳥。一名雝?。一曰精?。从隹幵聲。《春秋傳》:“秦有士雃 。”苦堅切〖注〗鳽。

『說文解字注』

(雃)石鳥。一名雝渠。一曰精列。毛傳曰:脊令,雝渠也。飛則鳴,行則搖,不能自舍爾。釋鳥作?鴒,俗字也。精列者,脊令之轉語。从隹幵聲。苦堅切。十二部。春秋傳秦有士鳽。見左傳襄九年。按雃當是士會之後。傳云:秦人歸其帑,其處者爲劉氏。葢處者不皆爲劉氏,或雃之後乃改氏劉。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æ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