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dēng]
部首 总笔画 18
笔顺 ノ一丶ノ一丶フ丶ノ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7C26
基本字义

     ◎ 古代有柄的笠,像现在的雨伞。

英文翻译

英语 large umbrella with a long handle, used for street stalls

法语 (antiquité)​ parapluie de paille ou de bambou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dēng

〈名〉

(1) 古代有柄的笠,类似现在的伞 [a large broad-rimmed bamboo or straw hat with a handle]

簦,笠盖也。从竹,登声。——《说文》。今之省雨伞也。

[夫差],簦笠相望于 艾陵。——《国语·吴语》

(2) 器名 [a kind of vessel]

[罕拔]后乏盐,求于 瑞体瑞体馈海盐五千簦。—— ·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古代御雨的器具,犹如现在的雨伞。《说文解字·竹部》:「,笠盖也。」清·段玉裁·注:「笠而有柄如盖也,即今之雨繖。」《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传》:「虞卿者,游说之士也。蹑?檐说赵孝成王。」裴骃集解引徐广曰:「,长柄笠。笠有柄者谓之。」

康熙字典
【未集上】【竹】簦·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2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騰切,音登。【說文】笠蓋也。【史記·平原君傳】虞卿躡蹻擔簦,說趙孝成王。【註】簦,長柄笠。【急就篇註】簦、笠,皆所以禦雨。大而有把,手執以行,謂之簦。小而無把,首戴以行,謂之笠。【古逸詩·越謠歌】君擔簦,我跨馬,他日相逢爲君下。

又【篇海】竹也。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笠蓋也。从竹登聲。都滕切

『說文解字注』

(簦)笠葢也。笠而有柄如葢也。卽今之雨繖。史記。躡屩擔簦。按簦亦謂之笠。渾言不別也。士喪禮下篇。燕器杖笠翣。注曰。笠、竹?葢也。云葢則簦也。又按疏云。?、竹靑皮。恐非是。?疑同箁。竹箬也。今人謂之箬帽。从竹。登聲。都滕切。六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əŋ˥ 日语读音 KASA越南语 đăng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海陆腔] den1 [梅县腔] den1粤语 dang1

近代音 端母 庚青韻 平聲陰 登小空;中古音 端母 登韻 平聲 登小韻 都滕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登部 ;王力系统:端母 蒸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