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急,不冷静:~动。~进。~狂(浮躁轻狂)。急~。浮~。骄~。烦~。性情~。
英语 tense, excited, irritable
法语 impatient,ardent
详细字义
◎ 躁 zào
〈形〉
(1) (形声)
(2) 同本义 [rash;impetuous;restless]
趮,疾也。——《说文》。字亦作躁。
羽杀则趮。——《考工记·矢人》。按,今字作躁。
躁者不静。——《管子·心术》
巽为躁卦。——《易·说卦》
震为决躁。
处必掩身毋躁。——《礼记·月令》。注:“动也。”
狗赤股而躁。——《礼记·内则》。注:“举动急疾。”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论语》。郑注:“不安静也。”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韩非子·喻老》
又如:躁暴(暴躁;急躁);躁妄(急躁轻率);躁忿(急躁易怒);躁扰(急躁好动);躁静(急躁与宁静);躁率(急躁轻率)
(3) 急疾;迅速 [very fast;rapid]
脉三动而躁。——《素问·平人气象论》
人迎躁盛,喘息气逆。——《素问》
又如:躁速(迅速);躁疾(迅速;急躁);躁盛(脉博的跳动疾速有力)
(4) 浮躁;不专一 [flighty and rash;irascible;irritable]
好变动民曰躁。——《周书·谥法》
离位之谓躁。——《韩非子·喻老》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又如:躁易(浮躁,轻佻);躁戾(浮躁暴戾);躁气(浮躁的气质)
性急、不冷靜。如:「暴躁」、「煩躁」、「急躁」。《論語·季氏》:「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狡猾。《易經·繫辭下》:「躁人之辭多。」
動、擾動。《淮南子·精神》:「七月而成,八月而動,九月而躁,十月而生。」三國魏·王基〈戒司馬景王書〉:「心靜則眾事不躁,思慮審定,則教令不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則到切,音竈。【說文】作趮,疾也。今俗別作躁。非是。【釋名】躁,燥也。物燥乃動而飛揚也。【易·繫辭】躁人之辭多。【禮·月令】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毋躁。【註】躁,猶動也。
又【齊語】驕躁淫暴。【註】躁,謂擾也。
疾也。从走喿聲。則到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别作躁,非是。
(趮)疾也。考工記:羽豐則遟,羽殺則趮。鄭云:趮,㫄掉也。按今字作躁。从走喿聲。則到切。二部。
国际音标 tsɑu˥˧ 唐代读音 tzɑ̀u日语读音 SAWAGU韩语罗马 CO现代韩语 조越南语 tháo
客家话 [海陆腔] cau5 [东莞腔] cau5 [宝安腔] cau5 [台湾四县腔] cau5 [客英字典] cau5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梅县腔] cau5粤语 cou3潮州话 cau3
近代音 精母 蕭豪韻 去聲 竈小空;中古音 精母 号韻 去聲 竈小韻 則到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豪部 ;王力系统:精母 宵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