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ù]
部首 总笔画 9
笔顺 丶フ丨丶ノ丨一丨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7954
基本字义
  1. 奉新死者的木主于祖庙与祖先的木主一起祭祀:“卒哭,明日以其班~。”
  2. 合葬:“周公盖~。”
英文翻译

英语 worship one's ancestors; entomb

法语 culte des ancêtres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祭名。原指古代帝王在宗庙内将后死者神位附于先祖旁而祭祀 [ancient sacrifices to ancestors]

卒哭明日以其班祔。——《仪礼·既夕礼》

(2) 又如:祔主(以死者神位附祭于先祖);祔祀(在祖庙内后死者附于先灵下合祭);祔庙(祔祭后死者于先祖之庙)

词性变化

〈动〉

合葬 [bury in the same tomb]。如:祔穴(合葬的墓穴);祔葬(合葬);祔窆(合葬);祔次(合葬的序列)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奉新死者的神主入庙,与先祖合祭。《说文解字·示部》:「,后死者合食于先祖。」《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凡君薨,卒哭而。」《明史·卷一五·孝宗本纪》:「己酉,宪宗神主太庙。」

  2. 子孙的棺木附葬在祖坟里。《南史·卷五三·梁武帝诸子传·豫章王综传》:「后梁人盗其柩来奔,武帝犹以子礼葬陵次。」

康熙字典
【午集下】【示】祔·康熙筆画:10 ·部外筆画:5

【唐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祭名。【說文】後死者合食於先祖。【禮·檀弓】以吉祭易喪祭,明日祔於祖父。

又合葬亦曰祔。【禮·檀弓】周公蓋祔。【註】謂合葬自周公以來始。

又孔子曰:衞人之祔也離之,魯人之祔也合之,善夫。 或省作付。【周禮·春官】大祝付練祥。【註】付當爲祔,祭先王以祔後死者。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後死者合食於先祖。从示付聲。符遇切

『說文解字注』

(祔)後死者合食於先祖。士虞禮。卒哭。明日以其班祔。春秋左氏傳曰。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於主。蒸嘗禘於廟。春秋榖梁傳曰。作主壞廟有時日於練焉。士虞禮注與穀梁同。从示。付聲。符遇切。古音在第四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fu˥˧ 日语读音 AWASEMATSURU韩语罗马 PWU现代韩语

客家话 [客英字典] fu5 [台湾四县腔] fu5 [海陆腔] fu5粤语 fu6

近代音 中古音 奉母 遇韻 去聲 附小韻 符遇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侯部 ;王力系统:並母 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