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iān]
部首 总笔画 11
笔顺 一丨一ノノ一丨ノフノ丶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6380
基本字义
  1. 揭起,打开:~开。~涌。~起。~动。
  2. 发动,兴起:~风鼓浪(喻煽动情绪,挑起事端)。
英文翻译

英语 lift, raise; stir

德语 fördern, aufheben ,hochheben, hochziehen (V)

法语 hisser,soulever,se hisser,se soulever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xiān

〈动〉

(1) (形声。从手,欣声。本义:举起)

(2) 同本义 [lift;raise]

掀,举出也。——《说文》

乃掀公以出于淖。——《左传·成公十六年》

(3) 又如:掀掀(高举的样子);掀然(高举的样子;飞扬的样子);掀擢(举拔,拔擢);掀拳裸袖(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4) 撩起;揭开 [lift up]

刘老老掀帘进去。——《红楼梦》

(5) 又如:掀揭(掀起,揭开)

(6) 翻;推 [stir up]

有觉南方重,无疑厚地掀。——李咸用《庐山诗》

(7) 又如:掀天(翻天。极言声势之大);掀扬(折腾,磨折)

(8) 揭发,把…公开出来 [expose]。如:掀人罪状;掀他老底

(9) 攻取 [conquer]

记少年骏马走韩卢,掀 东郭。—— 辛弃疾《满江红·和廓之雪》

(10) 向上翘起 [turn upwards]。如:掀鼻(鼻孔朝上翘);掀屋角;浓眉掀鼻;掀髯(笑时启口张须的样子;激动的样子)

常用词组
掀掉,掀动,掀风鼓浪,掀腾,掀天揭地,掀涌
國語辭典
  1. 举起、揭开、打开。如:「窗帘」、「掀开锅盖」、「掀起盖头。」《左传·成公十六年》:「乃公以出于淖。」《红楼梦·第六○回》:「连忙上前来打帘子,将掀起时,只见芳官自外带笑跑出。」

  2. 吹翻、翻动。如:「台风把屋顶都了。」唐·白居易〈风雨晚泊〉诗:「青苔扑地连春雨,白浪掀天尽日风。」宋·陆游〈幽事绝句〉六首之三:「昨夕风屋,今朝雨坏墙。」

  3. 抛甩。如:「下马来。」《儒林外史·第四七回》:「当下叫小厮搬出三十锭大元宝来,望桌上一。」

  1. 翘。如:「尾」。《三国演义·第五七回》:「权见其人浓眉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掀·康熙筆画:12 ·部外筆画:8

【唐韻】【集韻】【韻會】?虛言切,音軒。【說文】舉出也。【廣韻】以手高舉也。【左傳·成十六年】乃掀公以出于淖。【註】捧車轂,舉之出泥淖中也。

又高聳貌。【韓愈詩】蛇虺首掀掀。

又【集韻】許斤切,音欣。

又許訖切,音迄。義?同《說文》。

又胡恩切。與拫同。【博雅】引也。

又丘近切,螼去聲,讀與搇近。【左傳·杜林註】亦舉也。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舉出也。从手欣聲。《春秋傳》曰:“掀公出於淖。”虚言切

『說文解字注』

(掀)舉出也。掀之言軒也。从手。欣聲。虛言切。古音在十三部。虛斤切。春秋傳曰。掀公出於淖。成十六年左傳文。釋文曰。捧轂舉之。則公軒起也。徐許言反。一曰掀、引也。胡根反。○又按陸引字林云。火氣也。葢呂氏所見昭十八年左傳作行火所掀。與今本作焮不同。亦謂火氣高舉也。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ɕiæn˥ 日语读音 KAKAGERU韩语罗马 HUN现代韩语

客家话 [宝安腔] hen1 [客语拼音字汇] hian1 [海陆腔] hien1 [客英字典] hien1 [东莞腔] hiun1 [梅县腔] hien1 [台湾四县腔] hien1粤语 hin1潮州话 heng1[揭阳]hêng1[潮阳]hing1 ,hiang1 ,(hurng hiang)

近代音 曉母 先天韻 平聲陰 軒小空;中古音 曉母 元韻 平聲 軒小韻 虚言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曉母 痕部 ;王力系统:曉母 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