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胫骨后的肉。亦称“腓肠肌”,俗称“腿肚子”。
- 覆庇,倚庇:“牛羊~字之。”
- 草木枯萎:“百卉具~。”
英语 calf; avoid; be ill; wither
法语 mollet
详细字义
◎ 腓 féi
〈名〉
(1) 胫骨后的肉,即腿肚子 [calf (of the leg)]
腓大于股,难以趣走。——《韩非子》
(2) 疾病 [illness]
毒泾尚多死,渡泸宁具腓。—— 南朝 宋· 鲍照《代苦热行》
(3) 弊端 [abuse]
十年执政虽咸腓,发廪有议常坚持。——元· 许有壬《哀弃儿》
(4) 古代剔除膝盖骨或断足的酷刑 [a cruel torture]
腓者,脱其膑也。——汉· 班固《白虎通·五刑》
(5) 又如:腓辟(削去膝盖骨酷刑)
词性变化
◎ 腓 féi
〈形〉
病害;枯萎。多指草木 [wether]
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诗·小雅·四月》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唐· 高适《燕歌行》
胫后肌肉突出之处。俗称为「腿肚」。
断足之刑。如:「腓辟」。《周礼·秋官·司刑》「刖罪五百,杀罪五百」句下唐·贾公彦·疏:「咎繇改膑作腓,至周改腓作刖。」
病变。《诗经·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南朝梁·元帝〈秋风摇落〉:「秋风起兮寒鴈归,寒蝉鸣兮秋草腓。」
回避。《诗经·小雅·采薇》:「君子所及,小人所腓。」
【唐韻】符飛切【韻會】符非切,?音肥。【說文】脛腨也。【廣韻】腳腨腸也。【博雅】腓,䏿也。【正字通】脛後肉,腓腸也。【易·咸卦】六二咸其腓。【疏】腓,足之腓腸也。【莊子·天下篇】禹親自操橐耜,而九雜天下之川,腓無胈,脛無毛。【管子·侈靡篇】故卿而不理,靜也。其獄一踦腓,一踦屨。【註】諸侯犯罪者,令著一隻屨以恥之。
又病也。【詩·小雅】百卉具腓。【傳】腓,病也。
又變也。【詩·小雅·具腓釋文】腓,變也。
又避也。【詩·小雅】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傳】腓,避也。
又【大雅】牛羊腓字之。【釋文】避也。
又【廣韻】扶涕切【集韻】父沸切,?音屝。義同。
脛腨也。从肉非聲。符飛切
(腓)脛腨也。咸六二。咸其腓。鄭曰。腓、膞腸也。按諸書或言膞腸。或言腓腸。謂脛骨後之肉也。腓之言肥。似中有腸者然。故曰腓腸。荀爽易作肥。云謂五也尊盛。故稱肥。此荀以意改字耳。从肉。非聲。符飛切。十五部。
国际音标 fei˧˥ 唐代读音 bhiəi日语读音 KOMURA韩语罗马 PI现代韩语 비
客家话 [宝安腔] fui1 fui2 [台湾四县腔] fi1 pi2 [客英字典] fui1 pui2 [海陆腔] fui1 pui2 [梅县腔] fi1 fui1 pi2 pui2 [客语拼音字汇] fi1 fui1粤语 fei4
近代音 中古音 奉母 微韻 平聲 肥小韻 符非切 三等 合口;奉母 未韻 去聲 ?小韻 扶沸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並母 灰部 ;王力系统:並母 微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