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 pity, sympathize
德语 bemitleiden
法语 avoir pitié de,compatir à,chérir,aimer tendrement
詳細字義
◎ 憐
憐 lián
動
(1) (形聲。从心,粦聲。本義:哀憐,憐憫)
(2) 同本義 [pity]
憐,哀也。從心。粦聲。字亦作憐。——《說文》
矜憐撫掩之也。——《爾雅》
獨不憐公子姊邪?——《史記·魏公子列傳》
若俯首貼耳,搖尾而乞憐者,非我之志也。——韓愈《應科目時與人書》
且喜且憐之。——《史記·淮陰侯列傳》
天子憐百姓新勞苦,故且休之。——《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所憐者。——清· 袁枚《祭妹文》
又如:可憐(值得憐憫);憐見(哀矜,憐憫);憐拯(憐憫拯救);憐鑑(哀憐審察);憐閔(哀憐,同情)
(3) 愛,惜 [love]
憐,愛也。——《爾雅》
楚人憐之。——《史記·陳涉世家》
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戰國策·趙策》
又如:愛憐(十分疼愛);憐才(愛惜人才);憐忪(愛憐其惺忪之態);憐香(喜愛花香);憐遇(寵愛恩遇)
(4) 通「吝」。吝惜 [stint]
不慕往,不閔來,無邑憐之心。——《荀子》
又如:憐下(憐惜下人);憐嗟(憐惜嗟嘆);憐察(察知其情而憐惜之)
(5) 遺憾 [deplore; regret;sorrow over]
所憐者,吾自戊寅年讀汝哭侄詩後,…至今無男。——清· 袁枚《祭妹文》
常用詞組
憐憫、同情。如:「可憐」、「同病相憐」。《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北周·庾信〈擬詠懷詩〉二七首之三:「自憐才智盡,空傷年鬢秋。」
愛、疼惜。如:「憐惜」、「我見猶憐」。唐·元稹〈遣悲懷〉詩三首之一:「謝公最小偏憐女,嫁與黔婁百事乖。」
〔古文〕㥕【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音蓮。【說文】哀也。【吳越春秋河上歌】同病相憐。
又【廣韻】愛也。【魯連子引古諺】心誠憐,白髮元。
又【集韻】離珍切,音鄰。義同。【楚辭·九辯】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叶上生。 俗作怜。
哀也。从心粦聲。落賢切
(憐)哀也。从心㷠聲。落賢切。十二部。
国际音标 liæn˧˥ 唐代读音 *len日语读音 AWAREMU AWAREMI韩语罗马 LYEN现代韩语 련 연
客家话 [梅县腔] lin2 [陆丰腔] lin3 [客英字典] lin2 lien2 [东莞腔] len2 [客语拼音字汇] lian2 [海陆腔] lin2 [沙头角腔] lin2 [宝安腔] lin2 [台湾四县腔] lin2粤语 lin4
近代音 來母 先天韻 平聲陽 連小空;中古音 來母 先韻 平聲 蓮小韻 落賢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先部 ;王力系统:來母 真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