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谦”。
英语 humble, modest
德语 bescheiden, anspruchslos
法语 modeste
敬让而不自大。如:「谦虚」、「谦卑」、「谦和」。《书经·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唐·魏征〈论时政疏〉:「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易经》卦名。六十四卦之一。艮(☶)下坤(☷)上。象内止外顺而终有成之义。
满足。《礼记·大学》:「此之谓自谦。」通「惬」。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苦兼切,歉平聲。【說文】敬也。【玉篇】讓也。【增韻】致恭也。不自滿也。
又卦名。【易·謙卦】謙亨,君子有終。【釋文】?退爲義,屈己下物也。【朱子·本義】有而不居之義。【史記·樂書】君子以謙退爲禮。
又姓。見【字彙】。
又【集韻】或作嗛。【前漢·藝文志】易之嗛嗛。【師古註】與謙同。
又【司馬相如·封禪書】陛下嗛讓而弗發也。【史記】作謙讓。
又【正韻】胡兼切。與嫌同。【荀子·仲尼篇】信而不處謙。【註】言得信於上,不處嫌疑,使人疑其作威福也。
又【集韻】【正韻】?苦簟切,歉上聲。安靜貌。【禮·大學】此之謂自謙。【註】謙讀爲慊。慊之言厭也。【朱傳】謙,快也,足也。【韻會】謙與慊通。
又【字彙】苦劫切,音怯。大學義同。朱子讀。 【六書統】一作?。
敬也。从言兼聲。苦兼切
(謙)敬也。敬、肅也。謙與敬義相成。从言。兼聲。苦兼切。七部。謙或假嗛爲之。
国际音标 tɕʰiæn˥ 唐代读音 kem日语读音 HERIKUDARU韩语罗马 KYEM现代韩语 겸越南语 khiêm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iam1 [客语拼音字汇] kiam1 [海陆腔] kiam1 [客英字典] kiam1 [沙头角腔] kiam1 [宝安腔] kiam1 [梅县腔] kiam1 [东莞腔] hiam1粤语 him1
近代音 溪母 廉纖韻 平聲陰 謙小空;中古音 溪母 添韻 平聲 謙小韻 苦兼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添部 ;王力系统:溪母 談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