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jìn]
部首 总笔画 17
笔顺 一丨丨フ一一丨一丶丶丶丶丨フ丨丨一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85CE
基本字义
  1. 藎草。禾本科。一年生細弱草本。葉卵狀披針形。秋季開紫褐色花。液汁可作黃色染料。《説文•艸部》:“藎,艸也。”
  2. 通“”。善。《爾雅•釋詁下》:“藎,進也。”
  3. 通“”。剩餘。《方言》卷二:“藎,餘也。周、鄭之間曰藎。……自關而西,秦、晋之間,炊薪不盡曰藎。”
英文翻译

英语 a kind of weed; faithfulness

德语 treu, treugesinnt

法语 Arthraxon hispidus,Arthraxon ciliaris

详细解释

詳細字義

jìn

〈名〉

(1) 藎草 [hispid arthraxon]。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 Arthraxon hispidus ),莖很細,花灰綠色或帶紫色,莖和葉可做黃色染料,纖維可做造紙原料。如:藎篋(用藎草編織而成的箱篋)

(2) 燒剩的柴木。也泛指剩餘的事物。通「燼」 [ashes]

如:藎滯(樂聲的餘音逐漸微弱)

詞性變化

jìn

〈形〉

通「進」。進用。後引申爲忠誠 [loyal]

王之藎臣,無念爾祖。——《詩·大雅·文王》

又如:藎臣(忠臣);藎言(忠言);藎謀(竭忠盡善的謀略);藎猷(藎謀)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1. 植物名。禾本科藎草屬,一年生草本。莖纖細,末端分歧成數枝,蔓延於地面,莖頂豎立。葉長卵形或針形。開紫色或白色花。莖汁可作黃色染料。

  1. 忠愛、忠誠。如:「忠」。《詩經·大雅·文王》:「王之藎臣,無念爾祖。」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藎·康熙筆画:20 ·部外筆画:14

【唐韻】【韻會】?徐刃切,音燼。【本草】藎草,一名黃草,一名盭草,可染黃。

又【爾雅·釋詁】藎,進也。【詩·大雅】王之藎臣。【疏】藎,忠愛之篤,進進無巳也。

又【揚子·方言】藎,餘也。周鄭之閒曰藎。【註】遺餘。【馬融·長笛賦】藎滯抗絕。

又秦、晉之閒炊薪不盡曰藎。 或作??

?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艸也。从艸盡聲。徐刃切

《說文解字注》

(藎)艸也。蘇恭、掌禹錫皆云:俗名菉蓐艸。爾雅所謂王芻,詩淇澳之菉也。按說文有藎,又別有菉,則許意藎非菉矣。从艸盡聲。徐刃切。十二部。大雅以爲進字。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in˥˧ 唐代读音 zìn日语读音 KOBUNAGUSA韩语罗马 SIN现代韩语

客家话 [海陆腔] zin3 [梅县腔] zin5 [台湾四县腔] zin3 [客英字典] zin5 [客语拼音字汇] qin4粤语 zeon2潮州话 之因6 ,zing6(chĭng) [揭阳]zêng6(chĕng)

近代音 中古音 邪母 震韻 去聲 賮小韻 徐刄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先部 ;王力系统:邪母 真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