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xíng]
部首 总笔画 16
笔顺 ノ丶一フ一一フ丶丨フ一一ノフノノ
五笔86
五笔86
统一码 296FF
基本字义
  1. 同“”。《急就篇》:“棗杏瓜棣饊飴?。”《説文•食部》:“?,飴和饊者也。从食,易聲。”
英文翻译
详细解释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康熙字典
【戌集下】【食】?·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8

【唐韻】【韻會】?徐盈切,夕平聲。【集韻】飴也。【揚子·方言】?謂之餦餭。◎按?餳二字今混爲一。重編廣韻:?,徐盈切。餳,徒郞切。各不相蒙。《正字通》槩云?字之譌,亦非。互詳後餳字註。

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

飴和饊者也。从食易聲。徐盈切

『說文解字注』

(餳) 飴和饊者也。 不和饊謂之飴,和饊謂之餳,故成國云飴弱於餳也。方言曰:凡飴謂之餳,自關而東、陳楚宋衛之閒通語也。楊子渾言之,許析言之。周禮小師注:管,如今賣飴所吹者。周頌箋亦云。 ?昜聲。 各本篆作?,云易聲,今正。按鍚从昜聲,故音陽,亦音唐,在十部。釋名曰:餳,洋也。李軌周禮音唐是也。其陸氏音義周禮辭盈反,毛詩夕清反,因之唐韵徐盈切。此十部音轉入於十一部,如行庚觥等字之入庚韵。郭璞三倉解詁曰:楊音盈協韵。晉灼漢書音義反?惲爲由嬰,其理正同耳。淺人乃易其龤聲之偏旁,玉篇、廣韵皆誤从易。然玉篇曰:?,徒當切。廣韵十一唐曰:糖,飴也。十四清曰:?,飴也。皆可使學者知餳、糖一字,不當从易。至於集韵始以餳入唐韵,?入清韵,畫分二字,使人眞雁不分,其誤更甚,猶賴類篇正之。錫,古音如洋,語之轉如唐,故方言曰:餳謂之餹。郭云:江東皆言餹,音唐。

音韵方言